公文处理程序|公文的基本处理程序( 二 )


2.公文发文程序:发文办理一般包括拟稿、核稿、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等程序 。
① 拟稿 。拟稿一般应本着谁主办、谁拟稿的原则进行 。重要文件应由领导同志亲自动手起草、或亲自主持研究,明确提出拟文的主要观点、意见和办法,组织专人拟稿 。草拟文稿应按照《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四川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办理 。行文关系、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要准确、规范,要按公文的内容、性质,恰当地确定密级和紧急程度 。公文用语应力求准确、规范、精炼,切忌大话、空话、套话 。
拟稿应注意以下事项:
--拟稿应使用统一格式的拟稿纸,并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不得使用红墨水),字迹要工整 。修改较多、不容易认的文稿,应清稿誊正 。
--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如变更现行政策规定或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就其必要性、可行性作出文字说明 。
--情况属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涉及紧急或秘密事项的文件应准确标定紧急程度或密级 。
--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准确无误 。时间应写具体年月日 。
--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饰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公文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
--引用公文要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
--公文使用规范简化字,不使用异体字、不规范简化字和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 。使用简称应先使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
--草拟全文,须按档案管理的要求,使用钢笔、毛笔或专用签字笔 。公文稿纸亦应符合要求,不得用不符合存档要求的纸、笔草拟公文 。
②核稿 。公文的核稿,作为公文制作中的重要环节,本书将在辨析篇中就如何把好公文文稿的审核关中作专题介绍,这里不再叙述 。
③签发 。文稿送批前,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的问题,应严格执行会签制度 。会签的文稿,必须由每一会签单位的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凡需会签的文稿 ,一般应由主办部门与有关单位联系,送请会签 。如会签、协调中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应将分歧意见如实汇报,并由具体承办处(室)在拟办中提出建议和意见,一并报请上级部门领导同志审定 。
④校对 。文件打印后需由专职校对人员进行校对 。一般需经三人共同校稿,通过看稿、读稿、核稿三道程序,每个程序都应签字,落实责任,保证校对质量 。经校对后的清样,交核稿人核对后,在终稿清样上签字后付印 。校对符号严格按国家标准标注 。
⑤印刷 。一般文件,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印出;急件应在要求的时间内印出,不得延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