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苏鲁两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做法( 三 )

二、建立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生机制县域经济具有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决策的自主性等特点 。苏、鲁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建立起饱蓄活力的内生机制,决定着县域经济能否超常规快速发展和后劲的大小 。而政府职能的转变、产权改革的力度、市场化进程,是检验内生机制的三大指标 。(一)"做不逼不拦的政府"
]
荣成市是山东县域经济"第一虎",多年来财政收入、农民收人稳居全省县市区之首 。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徐东璞有一句话颇富针对性:"县级政府只要做好两件事,就是最好的政府 。一是老百姓不想干的事,不要逼他;二是老百姓想干的事,不要拦他 。"以往,有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习惯于当"全能政府",抓一产偏重催收催种,抓二产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抓三产参与产品供销 。这种做法,结果是没有种好别人的地,反而荒了自己的田 。苏南各县曾以"强势政府"闻名全国,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使其发展空间萎缩,最终导致江苏乡镇企业发展被浙江超越 。江苏全省为此而反思,放下架子赴浙江"取经",找出了"病根":除思想不够解放外,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遏制[1][2]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