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是“中国亚麻之乡”,全县农业人口38.3万,农村劳动力18.6万 。几年来,我县一直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解困的大事来抓,立足发展基础,瞄准务工市场需求,研究确定了“实施品牌牵动,发展特色劳务”的工作思路,特别是在放大亚麻纺织特色,打造“兰西麻纺工”品牌,推进劳动力转移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向就业型、技能型、管理型的转变,提升了劳务经济质量和层次 。2004年,我县转移农村劳动力7.32万人,创收2.1亿元,务工年均收入实现2900元,农民人年均增收560元 。仅麻纺工内转外输2.8万人,务工年均收入达到5000元,亚麻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载体,带动劳动力转移畅通信息渠道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 。我们在强化信息载体建设上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是整合信息资源 。狠抓县、乡、村三级信息体系建设,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组织 。县里以劳动就业中心为依托,利用中国(兰西)亚麻城网站、政府政务信息网、农网、劳动力资源网搜集、整理和发布劳务信息;在乡村屯普遍设立信息发布点和发布栏,畅通了务工信息渠道 。同时建立了乡村务工人员信息库和务工人员档案 。通过强化信息载体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哈市、上海、浙江等地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麻纺工供求关系 。二是发展中介组织 。鼓励支持劳务中介拓展发展空间,在武装县劳动职介中心、驻京办事处等劳务中介组织基础上,在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各乡镇新成立了榆林、平山、新天地职介所等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密切与浙江、江苏、上海等大中城市劳务中介的合作 。目前,全县中介组织发展到54个,与外埠中介合作达到150个 。三是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 。广泛利用兰西亚麻经营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组建了兰西亚麻经纪人联合会和亚麻行业协会,并在15个乡镇成立了分会 。目前,全县劳务经纪人、劳务能人发展到270人,形成了一支活跃在劳务中介市场的专业队伍 。仅经纪人王孝春1人就为北部农场亚麻加工企业带去麻纺工700多人 。2004年,靠经纪人转移麻纺工就达2000多人 。二、拓基地,牵动劳动力转移辟建输出基地是劳动力转移的核心 。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核心,实施内外并举,千方百计拓展了输出渠道 。一方面积极拓展外输基地 。采取行业带基地、基地联基地的办法,在巩固原有的杭州染布厂、大庆物探公司、哈市延寿石材等劳动力转移基地的基础上,与北京、天津、大连、大庆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加强沟通,逐步扩大输出基地规模 。目前,我县在域外共辟建输出基地247个,仅江苏、浙江、山西等省外大规模纺织基地就有16家;北部农场原料加工基地50多家;亚麻产品销售网点176个 。我县麻纺工在泰州、宜昌、绍兴、杭州等地的亚麻纺织业占有很大份额,现在兰西外埠麻纺工近万人 。仅我县昌盛麻棉公司在江苏无锡办厂就带出麻纺工900多人 。一方面积极辟建内转基地 。落实“中国亚麻城”建设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亚麻经营管理人才和外出务工能人回乡投资办厂,目前,以亚麻纺纱、织布、编织为主的麻类企业发展到237家,特别是亚麻编织异军突起,兰亚、绿地、绿源、博艺等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编织企业遍布城乡 。回乡人员于春富投资千万元创建的兰亚亚麻编织有限公司吸纳农民工2100人 。就连作坊式的小编织厂每天用工都在10人以上 。初步统计,目前仅全县麻类企业就吸纳农村劳动力1.8万人,占内转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