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分类排查调处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治理经验交流( 二 )

(三)规范运行方式 。三类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受理矛盾纠纷后 , 根据其性质和特点 , 分流至县(市、区)或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调处 。县(市、区)或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调处终结 , 并向调处小组反馈结果 。确因情况复杂无法调处或调处无效的 , 按规定程序回流至市调处小组 , 由市调处小组直接调处 。对常见的一般民间纠纷 , 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就地调解 , 增强调处的及时性 。对争议较多、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 , 由调处领导小组召开协调会议进行调处 , 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让当事人口服心服 。对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 , 难以召集双方当事人共同协调的矛盾 , 组织人员定期深入基层 , 进村入户 , 进行流动调处 , 靠前调解 , 化解在先 , 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四)严格考核奖惩 。把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年终考评内容 , 对调处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发生重大问题的 , 视情予以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 。2002年至2003年中 , 市综治委对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力而发生问题的单位进行了一票否决 , 黄牌警告6个单位 , 有5名责任人受到组织处理 。同时 , 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三、运用多种形式 , 提升调处水平分类调处关键在“调”字上 。市综治委运用多种形式 , 上下联动 , 左右协调 , 标本兼治 , 提升了调处水平 。(一)市、县、乡三级联动 , 有机协同 。市、县、乡三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小组在工作中 , 实行独立调处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 乡级不能调处的纠纷及乡与乡之间的边际纠纷 , 由乡级书面报告县级进行调处;县级不能调处的纠纷及县与县之间的边际纠纷 , 由县级书面报告市级进行调处 。市级已掌握但确认县级能够调处的纠纷 , 由市级下达书面通知给县级调处;县级已掌握但确认乡级能够调处的纠纷 , 由县级下达书面通知给乡级调处 。三级密切配合、良动互动 , 实行“五个一”的调处责任制 , 即:一起纠纷、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 。去年上半年 , 该市武宁县与毗邻的湖北省通山县群众因道教圣地佑圣宫占地建房问题引发纠纷 , 双方群众形成箭拔弩张之势 , 市土地资源权属纠纷调处小组立即向湖北省有关方面通报 , 在双方省有关部门协调下 , 妥善化解了这起重大纠纷 , 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003年 , 全市出现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9 , 问卷调查显示 , 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