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社会实践|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的实践(产业化经验)( 二 )


二、围绕主导产业兴龙头,在高增值强带动上求突破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 。我们始终坚持把引进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 。围绕产业抓招商、引龙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而增强产业汇聚生产企业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外向型区域化集聚膨胀的格局 。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总产值实现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上交利税万元 。带动全县户农户参加产业化经营,人平增收元 。
一是重点培植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
二是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实力较强的规模龙头企业,向组建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三是辐射带动一批生产、加工、销售相关产品的连锁企业,实行多层次系列化开发,向产业链条深层次延伸 。
三、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求突破
农副产品在市场要有竞争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县严把“品种、品质、品牌”三关,着力培育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以质量求生存 。
一是严把品种引进关 。我县通过多渠道引进优良品种,2005年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研单位引进蔬菜、果品、粮油名优新品种68个 。建设了蔬菜育苗基地、苗木基地、大椒良种繁供基地、土豆繁育基地等4大良种繁育基地,全县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100,专用率达到40以上 。
二是严把品质提升关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 。按照国际市场标准,共制定发布了3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其中:种植业29项,畜牧饲养4项,水产2项,林业1项 。同时积极搞标准化示范点建设,确定了9个示范基地、4个示范镇、68个示范村、3个示范加工企业四个示范层面,实行专家包基地、包项目、包示范点制度 。不断提高了全县上下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水平 。全县无公害种植基地总数达到个,规划总面积达到51.89万亩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处 。申报农产品认证个 。
三严把品牌培育关 。我们围绕市场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提高各级品牌意识,扩大品牌效应 。重点培育了“锦橙100号”、“河舒豆腐”、“利溪粉丝”、“中华甜橙”、“福寿核桃”等特色产品 。去年对“锦橙100号”进行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开发,在周口镇龙角山“锦橙100号”建立了保种繁种选种圃,在河舒镇建成了封闭式高标准“锦橙100号”生产示范基地30亩,并成立了“锦橙100号”协会,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实施原产地保护 。努力使“锦橙100号”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弛名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