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社会实践|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的实践(产业化经验)( 三 )
四、围绕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新型合作组织建设上求突破
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结合,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我县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普及”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五种类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一是依托技术骨干,大力发展技术推广型经合组织 。我县以农村具有种植、养殖专业技术的能人为带头人,发挥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作用,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组成经济联合体 。(举例)并带动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纷纷加入协会,通过科技推广,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实现了农业由二元种植向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56 。
二是依托“两委”组织,大力发展基层组织牵头型经合组织 。我县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协会,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农户,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而村“两委”以协会名义收取管理费和检测费,实现了单一产业村庄农民致富、农业税费取消后村集体增收双“破题” 。张应镇臧家庄村“两委”,成立了蔬菜协会,规划实施万亩出口标准蔬菜基地,并引进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基地“龙头”企业,实施订单种植,农户亩均收入达3000元,高出传统种植1倍以上 。村集体以协会名义从中收取管理和检测费用,2004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 。
三是依托营销大户,大力发展大户带动型经合组织 。我县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大户和经济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牵头建立经济协会,把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达到生产虽然分散,但销售联合的目的,形成闯市场的合力 。胶西镇蔬菜协会,最初由12位营销大户自发组成,带动农村经济人300余人,建立了占地40亩的苑戈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招徕各地客商400余户常年在此设摊收购蔬菜 。他们与农户签定供销合同,在胶西镇推广种植无公害蔬菜3万亩,年交易量达20万吨,实现交易额1.2亿元,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
四是依托种养大户,大力发展产业拉动型经合组织 。我市突出规模、特色、效益,由农村种养大户牵头,充分发挥其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络优势,吸纳农民种养户参与而共同组建的协会 。营海镇养猪专业大户郑方玉,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其经营的鑫玉良种场发展到存栏母猪170头、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规模 。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于2003年吸纳其他养殖户成立了**市养猪协会,推广应用新型技术、饲料,提高了养猪效益 。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120余个,遍布青岛市8个区(市)、25处乡镇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书怎么写
- 关于农业的格言民之大事在农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
- 作风建设剖析材料|农业局干部作风建设年剖析材料
- 民主生活会|贯彻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宣传片解说词|安徽农业宣传片解说词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 农业农村工作计划|农业农村电视宣传计划
- 2011年上半年|镇农业服务中心2011上半年工作总结
- 某企业的农机在2012|2012年农业局农机推广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