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小康路|绿色小康路——县奶牛产业化发展纪实


早春大地,万物萌绿 。“356”发展战略的强力推进,“精良猪牛”工程的加快建设,如春风吹来,象甘霖普洒,更是把百里唐尧装扮的绿意浓浓 。一个奶牛养殖场就是一座银行,一个奶牛养殖场就是一座能源供应基地,一个奶牛场就是一座生物有机肥厂,一个个奶牛养殖园区构成的绿色生态产业使人们充满了文明富裕、和谐安康的希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一条由奶牛产业化铺就的绿色康庄大道在XX大地上伸向远方……

科学发展认准绿色定方向
XX是唐尧故地,晋国古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全县共有4乡6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212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国土面积1170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5万,耕地面积48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畜牧产业化示范基地县 。全县丘陵、山区、平川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和优势得天独厚 。
04年以来,随着“三农”工作破题任务的日益迫切,XX县委、县政府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奶牛产业化发展上 。县委、县政府认为,发展奶牛业不但是一条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一个能够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中轴产业;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 。农作物秸杆在奶牛养殖中的三段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变草为奶,其粪污还能转化为沼气,解决农村的生活用能,沼渣、沼液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还田肥地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节约饲料用粮,节约能源,改善畜产品结构,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奶牛业是方向 。基于这样一个战略性的考虑,县委、县政府在多方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养殖户及广大畜牧工作者的意见,充分考虑农民的养殖传统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05年高标准起步,06年全方位提速,07年舞动起龙头”的发展思路,并将“精良猪牛”工程作为全县产业建设的一大重点列入“八精六建”发展战略之中 。

“五化”联动干群同心圆梦想
发展奶牛养殖是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宠大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我们采取“多元化投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统筹运作,多轮驱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奶牛业的发展 。
多元化投入是确保奶牛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实践中,我们创新思路,整合优势,形成了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投入运作机制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一批有资金、有场地的工业企业先后转产到奶牛业上 。投资1500万元的冶南奶牛场,投资800万元的老官庄奶牛场,投资2000万元的兴隆奶牛场,都是由冶炼企业和煤炭企业投资建成的 。这些奶牛场,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他们采取以每头奶牛2000元的低价卖给农民,二年后由农民无偿返还一头小牛的办法,辐射带动农民发展养牛业 。我们及时捕捉农业项目信息,争取到了农业部标准化奶牛场建设项目,引进资金530万元,建起了芸翊标准化示范奶牛场,争取到了蒙牛集团山西奶源部项目建设资金400万元,建起了浍史奶牛场 。与此同时,我们成立了奶牛养殖贷款协调领导组,协调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奶牛养殖的信贷支持,先后落实奶牛养殖贷款1000余万元,并由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奶牛养殖企业的贷款贴息,规定凡新购一头良种奶牛,县财政补贴500元;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每年给予奶牛养殖企业以奖代助5—10万元;两年来,县财政投入奶牛业发展资金达到近10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