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突出“四个结合”,健全监督机制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保证


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 对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 把好选人用人关 ,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中 , 我们深刻体会到 , 当前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监督机制 , 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保证 , 必须突出做到“四个结合”:
一、建立科学的干部监督机制 , 必须实现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结合
外部监督主要指社会及舆论监督 , 内部监督是指系统内部的制度监督 。在干部监督体系中 ,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 形成群众监督与制度监督的双重约束 , 对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 , 具有积极的意义 。
扩大民主 , 充分发挥群众在外部监督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体现群众的主体作用 , 关键是看群众在干部监督中的参与程度 。近年来 , 我市围绕扩大群众监督范围 , 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 增强群众监督的实效 , 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 。我市自2001年以来全面实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制 , 即在考察组进驻前 , 将其组成人员、办公地点和联系电话公之于众 , 知情者可通过电话、到考察组办公地点或以其他方式 , 直接向考察组反映问题 。对预告期内社会各界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被考察对象的问题和情况 , 考察组认真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 , 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 及时向市委汇报 。自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以来 , 全市有2名干部因被反映有问题 , 并经调查核实后被暂缓提拔 。二是坚持机关作风评议制度 。以开展争创“四型机关”活动为契机 , 每年年底由市纪委牵头 , 组织干部群众对全市70多个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行风、作风等多个方面进行民主评议 , 评议成绩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 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在市纪委建立廉政投诉制度 。开通廉政作风投诉电话 , 对涉及干部经济、生活作风、选人用人腐败方面的问题 , 要求群众及时举报 。这几项措施的实行 , 有效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的热情 , 领导干部更加注重自身形象 , 注重工作业绩 , 干部队伍作风有了较大转变 。
完善制度 ,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载体作用 。内部监督主要体现的是制度对于干部自身的约束力 , 因此在制度建设上 , 要力求量化、硬化、具体化 。一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市委要求各级党委会认真执行党委会的工作规则 , 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和会议决定 。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 , 必须经集体讨论 , 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同时 , 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 重点抓好市管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重大事项的事前和事后监督 。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把离任审计与任前、任中审计相结合 , 坚持先审计后离任 , 先审计后任用 。在此基础上 , 还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市纪委、组织部、监察局、人事局和审计局在每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各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 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 共同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 , 增强了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合力 。三是推行组织部门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决定干部会议制度 。组织部门安排有关人员按时列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 , 重点对讨论决定干部是否严格履行程序、参加会议的党委成员人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职数配备干部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 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