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用工荒|“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

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内容简介;汉川市始终坚持走培训之路,力争培训求真效果求实 。2009年培训中心共培训各类人员2022人,其中电脑培训8期400人,马口培训点电脑培训4期270人 。组织开展电焊培训班两期45人,缝纫技术培训63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期731人,创业培训3期281人,企业新招工人培训一期16人,退伍战士培训一期83人,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 由整理 详见范文
近年来,随着汉川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原有外来企业技改扩能和本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缺工高峰时期达2万人 。与此同时,由于工人的期望值与现实工作的巨大差距又导致了求职者就业难问题凸显 。致使汉川市一度出现有事无人做和有人无事做的错位现象 。
为了有效缓解全市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汉川市劳动就业局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施,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两难怪圈的问题 。
一是强化宣传,加大就业信息的发布力度,拓宽供需渠道 。
第一是散发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单 。今年以来共发放企业用工宣传单共6万多份,在十月中旬秋季招聘会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数万份 。
第二是利用公告宣传 。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各类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及时将企业的招工信息制成招工信息宣传板,在固定的宣传橱窗和电子显示屏上发布,供求职者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和招聘信息 。
第三是利用网络报刊媒体发布用工信息 。通过汉川电视台开设的《就业广场》栏目、广播电台用工信息专栏和汉川就业信息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资源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 。目前全市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都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零收费的发布,使城乡各类求职人员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最新用工消息,使要上班,到汉川的用工品牌进一步叫响 。
二是增加投入,健全基层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为用工双方提供服务平台 。一方面,着力加强了基层公共就服务平台建设 。近两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按平均每年乡镇2.6万元的标准在全市27个乡镇和16个社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达标建设活动,给每个乡镇、社区配备电脑与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运行,工作人员全部从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聘用 。每年还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专干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就业政策培训班 。同时在全市641个行政村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基层,使各项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能便捷传递到农户手中,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库 。汉川市劳动就业局抓住全国开展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机遇,与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统计,把全市21.5万农户按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完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 。还及时制定了村、乡、市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报送制度,分级分类往上报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实行了动态管理,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下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