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强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与水平( 二 )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三步并做两步走,“快”字上面做文章,独辟蹊径闯新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结合郏县实际,郏县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思路应确定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强领导,改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快工业发展,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年”活动,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70%左右 。
二、当前郏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一)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和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40%,农业只占4% 。大量事实表明,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与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它的蓬勃发展,能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 。据有关资料,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产品用作食品加工原料,加工业产值是纯农业产值的3-4倍,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农产品不到30%,加工业产值不到农业产值的50% 。据有关部门测算,粮食初加工可增值20-100% 。生产食品可增值1-10倍,蔬菜加工可增值2?倍 。现在旺旺集团利用大米加工食品,已实现增值44倍 。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率先崛起的一批乡镇企业,大约有45%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 。在我省,50%以上的乡镇企业是靠农产品加工起步、发展起来的 。近几年,临颖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能够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倍的速度递增,就是因为该县形成了以南街村集团、龙云集团、颖川集团等16个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郏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 。就拿现有的红薯叶来说,郏县常年种植13万亩红薯,大量的红薯叶未能很好利用,如果进行一下包装、保鲜等加工处理,然后供应市场,就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要善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现有农产品加工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 。目前,冢头的酱菜加工、三粉加工,王集的花生加工,长桥的瓜子加工,姚庄的清真肉食品加工,渣园、白庙的小磨油加工和遍布城乡的粮食加工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要引导他们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 。姚庄清真肉食品要不断提高加工能力,并注册绿色食品商标,争取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专供食品 。冢头镇要加快“三粉”加工基地建设,搞好粉丝、方便面等系列产品的开发 。同时要充分发挥远航公司的辐射带头作用,建设理想大根萝卜万亩生产基地 。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比重 。要大力发展加工型、科技型、适应市场型农业,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工业化的提高,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专业化的人员分工,形成特色乡、特色村,甚至跨区域的生产经营 。今年形成3-4个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经过一次加工的农产品达到50%,经过二次加工的农产品达到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