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先进事迹|2010年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2010年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今年上半年,淮河流域发生了有史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霍邱境内的淮河、淠河、汲河等五条河流全线超保证水位,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 。网23http://关键时刻,县长、县防汛指挥长刘连生临危不乱,精心组织,科学决策,指挥有力,率领全县干群日夜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在短短半个月之内,抗御了淮河两次洪峰,保住了大堤安全,迁移安置40.8万人,其中行蓄洪区迁移安置19.9万人,实现了零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了群众的利益,铸就了淮河人民与天抗争的新业绩 。
我县位于淮河中游,县内有五河三湖,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县长刘连生作为县防汛指挥长,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 。6月初,他就防汛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领导组织、方案制定、责任划分、物资筹备等作出了具体安排 。6月下旬以来,上游及区间突降大暴雨,汛情日益紧张 。他审时度势,针对水情、雨情、讯情的形势,及时提出防汛抗洪和迁移安置两手抓,大堤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两确保的思想,一方面积极向上申请调拨大量的防汛器材和物资,请求部队增援,另一方面精心布置,科学安排,将主要防汛资源和力量放在重要部位,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工作 。由于各种物资和力量准备充足,调配及时,抢险工作顺利进行,淮河等重要堤防在特大洪水袭击下安然无恙 。7月10日,淠河暴涨逼近保证水位,刘连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果断决定实施群众迁移,比省、市防指下达命令提前了2个多小时,为完成迁移赢得了时间 。7月11日,省防指下达城东湖蓄洪的命令 。城东湖蓄洪将淹没10个乡镇的23万亩土地,需迁移群众12.9万人,损失巨大,任务繁重 。为了顾全大局,他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保证了淮河分洪目标的实现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体在姜家湖境内,为了确保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刘连生科学调度,一线指挥,倾全县之力,激战临淮岗,死守姜家湖,创造了姜家湖有水文记载以来最高水位不破堤的记录 。作为县防汛指挥长,在全力以赴抓重点的同时,他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加强对全县防汛救灾工作的指导;作为县长,在不遗余力抓防汛的同时,他认真指导各地切实抓好灾民安置、救灾及生产自救,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大局稳定 。
一、不惧艰险奋战一线
刘连生同志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大,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 。越是艰险越向前 。7月4日,淮河第一次洪峰抵达临淮岗,下午6时许,姜家湖水位猛涨,与大坝持平,不少堤段出现了散浸、塌方、漫水等险情,省防指紧急通知全面做好爆破行洪的准备,姜家湖随时有破坝的危险 。刘连生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自到湖内搜寻、检查群众撤离情况 。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时摔倒,但仍坚持逐村逐户检查 。7月10日晚,民生堤超保证水位,不少堤段出现管涌,情况十分紧急 。刘连生立即驱车前往 。工作人员提醒他民生堤沙坝多,随时有崩决的可能 。刘连生果断地说:“危险的地方没有领导在,就会更危险;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需要领导干部坐镇在那里” 。深夜10点多钟,刘连生赶到了民生堤,他一边了解讯情,指挥抢险,一边指挥群众迁移,直到11日4时许方才离去 。7月11日—12日淮河第二次洪峰抵达临淮岗,水位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27.00米 。32公里的姜家湖堤防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连日来高水位持续浸泡,大坝险象环生,姜家湖防汛进入了最危急的时期,刘连生坐镇督战,他一边组织全线民工和所有护堤干部全部上堤,坚守岗位,严防死守,一边报请上级紧急支援,一边顶着狂风,迎着倾盆大雨,亲自到恶浪扑袭的大坝上现场指挥 。不少地方水漫大坝,有的地方漫坝达0.5米之高,大坝岌岌可危,刘连生边指挥,边加入到抢险的队伍中,打桩抬土,和军民奋战在一起 。县长一线作战,鼓舞了士气,大家越干越有劲,水涨坝高,有险即除,维护了大坝的安全,夺取了抗洪斗争的阶段性胜利 。(责任编辑:网http://)
推荐阅读
- 孙奇先进事迹|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 拿什么拯救我的爱人|《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读后感
- 读书心得|2010暑假读书心得涵养身心
- 2010世博会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感想
- 观纪录片“张丽莉先进事迹”观后感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曹美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兰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有感
- 兰辉先进事迹|大学生村官学习“兰辉”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 兰辉先进事迹|领导干部学习兰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兰辉先进事迹|学习兰辉先进事迹报告座谈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