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1.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
二、防范预案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 。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 。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 。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
1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 。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
11.各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 。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min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 。急诊X线、心电图检查必须及时完成 。药剂科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渠道及质量,保证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
推荐阅读
- 环境教育读后感
- 环境保护格言我们呼唤心灵环保
- 高考冲刺格言
- 保护环境的格言
- 绘本读后感|绘本《地球》读后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生态环境教育》读书笔记
- 国旗下讲话营造文明环境,建设平安校园
- 保护环境的广播稿|保护地球保护环境6月5日广播稿
- 关爱老人志愿者|小学关爱环境、关爱家园、关爱他人”志愿者主题活动计划
- 2013世界环境日主题|201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中国主题历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