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动研究|学校教师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二 )
1、实践性原则: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教学实践 。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
2、应用性原则: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 。
3、合作性原则: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 。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 。
4、动态性原则: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 。
5、科学性原则:所有教育科研方法的前提 。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
五、教师实施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立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课题 。
2、查阅文献: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
3、制定方案:标题、绪论、目的、假设、对象(范围)、方法(步骤)、资料(信息)、物质保障(经费、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等)、时间、参加人员及能力分析人员分工等 。
4、实施行动:
(1)假设的设立及验证 。借鉴应用实验假说 。
(2)研究措施与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综合 。观察、问卷、调查、实验 。
(3)及时反馈、多方反思、不断校正 。
5、总结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做出推论,并对研究进行反思评价,为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做准备 。
6、评价效果: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动态评价、发展评价、潜能评价、实践评价、态度评价等 。
六,教师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1.确定研究的问题或主题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践行者,对所处的教学环境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直接关系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但对研究主题的确定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①对于新教师来说,主题的表述要严谨且清楚明了,除非教师进行团队协作;要增强问题的可控性与可行性,并适于教师紧密的教学日程;②研究的问题或主题要集中明确,便于执行 。
(2)撰写〈教师行动研究手册〉上的课题研究申请和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
2.进行资料的搜集
在行动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既可以采用观察记录、访谈、文件分析、问题调查等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又可以采用数据分析、统计等方式 。每学年完成材料积累20篇,阶段性总结一篇,研究成果提纲、论文各一篇 。其中:第一学期完成材料积累10篇(其中研究案例2篇、研究心得3篇);阶段性总结一篇 。第二学期完成材料积累10篇(其中研究案例2篇、研究心得3篇);研究成果提纲和论文各一篇 。
3.对资料结果的分析、解释与讨论扩充
教师对资料结果要设定详细的范围,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建立自我的比较 。如在资料分析中,要对自己预先设定的设想与实际结果相比较,如果差距较大,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就要尽快谋求改进,这样,才能提高行动研究的能力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托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