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二 )


2.加强队伍培训,强化心健小组实力 。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良好的心因素对学生心灵的积极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受益的仅是学生,还有家人和自己 。而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更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地开展,学校重视心理健康师资配备 。学校层面多次派教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每学期也都会开展听评课活动,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修养及专业知识 。
3.充分利用资源,各方面渗透心健教育 。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在语文课堂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体育课上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少先队活动中的感恩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团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的功能;尝试以团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5.心理辅导形式多,利用科技作用大
(1)开展专题心理辅导 。目的在于通过专题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我们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团体心理辅导 。二是小组心理辅导 。例如我校有个班级的学生由于经常更换科任老师导致这个班级的同学间不够团结,心理老师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探讨,在班级中开展了《突围闯关》、《盲人与拐杖》等团体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2)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每天中午12:0014:00,下午17:0017:30 向教师、学生、家长开放,为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烦恼,做到有案例有记录 。像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在其他同学面前向心理老师倾诉,这时候的谈心室就发挥了作用,在这里只有心理老师与学生,学生就能大胆地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和需要得到的帮忙 。
(3)利用电话、互联网为学生做心理辅导
采用电话、互联网的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隐私,拓宽学生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渠道,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利用聊天工具和信箱与心理老师直接沟通,可以通过浏览心理网站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疏导 。可以直接拿起电话及时和老师对话 。这样还能避免师生面对面的尴尬,解除部分同学的心理顾虑 。高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对一些成长方面的问题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但他们不敢当面和老师或家长交谈,这时候网络就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他们通过在网上和心健老师的交流,既避免了尴尬同时也解开了他们的疑惑,也避免了因为好奇而去浏览一些不好网站的现象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