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法制讲座有感|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进了深秋 。就秋天而言,我是比较喜欢深秋这个时候的,这是一个绚烂而成熟的季节 。在这样一个季节,在“国培计划”小语研修学习中,我学会了思考,收获了成长 。一周的培训时间里,有幸听取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而郴州市一完小万淑兰校长无疑给每个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执着的奋斗历程让人佩服,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人感叹,智慧的管理方式让人温暖······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她在她的日志中写下的那一段朴实的文字:“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 。”
“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 。”这是一种多美的教学艺术 。白居易有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任何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也需要一种等待的耐心,更需要一种恒久的坚持 。在弘扬、传播教育之梦的征程上,教育的理想情怀,就是教育者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唤醒、激活孩子的生命状态,教育就是一片云去推动那一片片云,一棵树去摇动那一棵棵树,一朵花去催开那一朵朵花,而这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短暂的 。要想让每一个孩子如云如树如花一样展现蓬勃的生机需要教育者去期待,去宽待,去慢待!
可是很多时候,在教育中,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总有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愤怒 。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使孩子朝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们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们 。著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说:“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 。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教育是慢的艺术 。”
大家对这三个孩子应该不会陌生: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
推荐阅读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倾听生命读后感
- 倾听鸟语读后感
- 黄果树听瀑读后感
- 谛听教育的春天读后感
- 大国重器读后感
- 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后感
- 聆听父亲读后感
- 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 观法制报告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