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法制讲座有感|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二 )



这样真实的事例证实了这一点: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 。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慢养中,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我们也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还缺少一份等待的耐心!

诚然,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教育教学也在提倡“高效课堂” 。人生苦短,争分夺秒当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可是,从容不迫何尝又不是一种大度和睿智的表现?有时,因为我们的脚步过于匆忙,我们会错过许多的美好的时光 。都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带给人的自然是美的享受,我们为什么要让美的享受转瞬即逝呢?我们可不可以放慢我们的脚步,带着孩子们一起慢慢的品,细细地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知识学生暂时不能够理解,有什么要紧呢?慢慢来,人的认识总是螺旋似上升的,今天不理解的,明天他可能就理解了,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能够马上改了当然更好,但一时半会改不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慢慢观察、静静守候,等待教育的契机 。“快”并不意味着“好”,“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效益”,好成绩也不等同于好教育 。急功近利,贪多求快,有时会严重妨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 。时间是需要珍惜的,但偶尔挥霍一把又何妨?效率当然也是需要追求的,但不也有“欲速则不达”、“慢功出细活”之说吗?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秋日的暖阳里,朴树的歌声穿过耳畔,我仿佛嗅到了一缕缕纯净的芬芳 。我想:“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存期待,心怀等待,那些花儿一定会灿烂的开放,他们会用一抹馨香,浅抒流年,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添上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抹色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