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调研报告|社区党委建设的调研报告( 四 )


(四)发挥作用 , 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属地化管理后社区党员呈现三多的结构特点:一是老干部多 。90%的党员都是513厂退休职工 , 许多老同志曾经是厂领导干部和省、市级劳模 , 他们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高、民主意识高、参与程度高 。二是社区建设骨干多 。他们中有老年协会会长、社区学校、科普大学校长、合唱团教师、三支志愿者队伍的骨干等 。三是有才艺特长的多 。擅长书法、绘画、集邮、园艺、声乐、象棋、编织的人才济济 , 可谓门类齐全 。为了使余热生辉 ,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三多优势和作用 , 吸收更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一团(老年合唱团)、两协会(象棋协会、集邮协会)、三校(社区学校、科普大学、社区党校)、四班(书法班、声乐班、编织班、剪纸班)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社区法律 咨询服务队、环保护绿服务队、夕阳红巡逻服务队三支志愿者服务队和科普宣传团 , 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老年医疗站、日间照料室、心理疏导站、陪聊室 。每周一定期设立高血压门诊 , 定期举办医疗知识、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 , 并为55位独居老人发放爱心卡 , 社区党委通过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 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 。三、成立社区党委的五点思考
xx新村社区党委成立以来情况表明 , 社区党委的成立对于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是对退休党员管理的有益探索 , 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平台 , 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 , 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社区党委的成立 , 我们的体会是:
(一)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成立xx新村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党组织规模的扩大、职能的提升 , 改变了原来的社区党支部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跟不上的实际 , 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 , 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改革中得到巩固和加强;构筑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 , 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渗透 , 形成社区党委和513厂党委共同进行社区党建的良好局面;定期邀请513厂党委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 , 研究有关社区党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通过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 , 退休党员为主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格局 , 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
(二)党员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 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机构改革以来 , 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 需要社区逐步承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转移的一些社会职能 , 社区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单位 ,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 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xx街道工委以成立xx新村社区党委为突破口 , 进行了大胆探索 , 重新调整社区党建的组织构架和工作平台 , 实现了200多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平稳接转 , 使得党员管理对象突出、目的明确、效果显著 。这对于进一步做好我街道所属改制企业党员的属地化、企业退休党员的社会化、村民转居民党员的社区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xx新村社区党委实践基础上xx街道又成功地完成了所属肉类市场改制党员属地化管理及东风村村民转居民党员社区化管理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