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简报|“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简报

“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简报 针对城区群众需求多样化、差别化的特点 , 区委组织部以群众满意为导向 , 全面打造党员义工服务品牌 。目前 , 共招募党员义工12000多人 , 以党组织为主体的单位义工2000多个 , 还有14000多名群众也积极加入到义工队伍中来 , 初步形成了“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是党员当义工、全社会助义工”的社会风尚 。开展先锋便民活动 , 面对面服务群众 。针对各个行业党组织的特点和各个岗位党员的实际 , 设计各具特色的党员义工活动主题和载体 。一是在机关党员中开展“满意服务进社区”活动 。组建绿色环保、爱心助残、科普宣传、法制在线等10支专业化机关党员义工服务队 , 定期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如 , 发挥区卫生系统党员专业优势 , 组建“健康卫士”党员义工服务队 , 免费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 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服务 。二是在街道社区党员中开展“满意先锋”广场服务活动 。将每年3月确定为党员义工主题服务月 ,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场服务活动 , 掀起党员义工服务活动的高潮 , 扩大党员义工服务的影响力 。今年以来 , 在全区各街道组织广场便民服务10余场 , 如锁金村街道组织辖区部队、公安、卫生、学校开展家电维修、义务诊疗等广场服务活动 , 200多名群众接受了服务 。后宰门街道组织文艺团体到鸿福老年公寓义务演出 , 深受老年人欢迎 。三是在非公企业党员中开展“同在蓝天下爱心助学行动” 。深化“牵手行动” , 动员非公企业党员与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贫困学生“大手牵小手” , 进行捐资助学 。签订助学协议 , 每年设立50个爱心奖学金和10个爱心助学金 , 举办“七彩假日”外来工子弟夏令营、冬令营 , 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开展义务家教活动 。截至目前 , 已有56家企业加入义工队伍 , 为红山外来工子弟捐款24万元 , 资助学生达200余人次 。实行品牌连锁经营 , 优质化服务群众 。以“服务树品牌、工作得提升、群众享实惠”为工作主线 , 通过实行品牌连锁经营 , 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优质化水平 。一是推行项目化管理 。以项目为载体 , 通过建立小型、多样、互动、各具特色的党员义工服务项目 , 搭建党组织、党员为民服务的长效常态平台 。目前已建立邻里关爱、绿色环保、新市民服务、法律维权等10大类100多个项目 , 并配套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服务基地 , 使党员义工服务既有阵地又有平台 。服务项目每年进行星级化评估 , 已评选出四星级党员义工服务项目5个 , 三星级17个 , 二星级7个 。二是实行连锁化经营 。立足党员义工服务项目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 区委组织部将服务质量高、服务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的党员义工服务项目确定为品牌项目 , 实行全区连锁化经营 , 使更多的群众享有优质的服务 。今年 , 首批选择“放学来吧”、“校外护导队”、“先锋楼道清洁工程”3个项目 , 在全区8个街道进行“连锁经营” , 实现党员义工品牌服务的规模效应 。三是建立标准化体系 。引入现代管理标准化管理理念 , 对“放学来吧”等3个品牌项目的名称、服务对象、招募渠道、建设目标、服务流程等设立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标准 , 实现对党员义工服务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 , 提高了党员义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 提升了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培育特色服务项目 , 全方位服务群众 。着眼群众需求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 , 挖掘各类党组织的特色优势 , 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满意服务 。一是紧贴形势培育项目 。紧紧围绕省市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市区党代会精神 , 创新工作载体 , 搭建服务平台 , 延伸义工服务 。如结合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 ,  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大学生义工进社区共建协议 。紧贴南京创新创业大潮 , 指导梅园街道设立大学生社工创业孵化基地 , 引导大学生社工进行公益创业 。二是紧跟需求培育项目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 打造解群众燃眉之急、受群众欢迎拥护的党员义工服务项目 。如针对双职工家庭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 , 在北门桥、富贵山等10多个社区建立“放学来吧” , 为低年级孩子提供课业辅导、生活照料等服务 。在孝陵卫街道成立“民援法制中心” , 组织辖区警官、法官、律师中的党员向社区居民实施法律援助 , 解决矛盾纠纷 , 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加强组织建设 , 在区级层面成立党员义工联合会 , 在街道、系统成立党员义工服务中心 , 在社区成立党员义工服务站 , 负责党员义工的招募、培训以及活动的组织 。健全工作机制 , 以多元化参与、项目化运作、实体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星级化评估“五化”机制为引领 , 建立“社工+义工 , 项目+基地 , 动态+常态”的管理体制 , 推进“标准化建设、常态化服务、集约化推进、连锁化经营”建设 , 实现党员义工服务工作的长效管理 。“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简报 为深入推进“三争一创”实践活动 , 激发区域创业创新能力 , 12月30日 , 玄武区紧扣“人才引领、科技创业”主旋律 , 在南京电视台演播厅举办“新街口智造——玄武‘321’人才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签约仪式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出席活动并作重要讲话 。“新街口智造——玄武‘321’人才创业大赛”历时4个月 , 共有51个团队224名人才参加角逐 。通过项目收集、初评、复赛等程序 , 共有10个创业项目脱颖而出 , 项目涉及网络游戏、环保、电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通过项目陈述、专家评委现场提问和评审打分等环节 , 最终 , 东南大学王宝安博士申报的项目“模块化有源滤波装置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得一等奖、“重组羧肽酶B的开发”、“大型航海策略型网页游戏《郑和下西洋》”等2个项目获得二等奖、“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核心的传感网园艺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系列秸秆环保产品”“‘中国美术家’新媒体项目”等3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实践活动简报|“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简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