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小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三 )


二、探索出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基本模式流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选择学生能够在短期(一般两周)完成的项目,并按照分四个阶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开始,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有能力开展研究的问题 。
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获取作文素材阶段 。
引导学生自主地查资料、阅读、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实践、记录、比较、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与所制定的目的计划进行对照,解决问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纪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响、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
书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 。
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实物和书面材料 。
全班交流展示阶段 。
包括:研究报告或研究体会的张贴(在班内墙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宣读交流、出版学生个人、小组和班内的研究报告与研究体会专辑、推荐发表等 。
三、摸索出了比较有效的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试验、操作、思考要以笔记的形式做好记录,小组内各成员定期围绕共同的专题,进行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 。
2.教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随机性的检查,针对笔记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这样,笔记成了求得教师指导的一种凭借 。
3.针对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写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写作技能训练和个性化的指导 。。
具体操作时,我们重点采取以下方式:
(1)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资料笔记,与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学生活动过程中没有记录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记录下来 。
(2)针对学生笔记出现的内容与问题单一性问题,指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 。如学生过于单一地记录试验的现象、数据等,教师题是学生记录以下研究过程、如何操作、态度、情感变化等 。
(3)在学生进行成果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写作指导 。
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成功感 。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作文的评价者有教师、学生个人、学生小组,也有家长,还有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