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探究性学习报告
纵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突出的要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自主的探究性活动 。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提出的学习方法;是培养现代公民和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下面,就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谈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是水平思维.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探究性学习报告】水平思维是指横跨多个学科或领域的思维 。而学生则往往将一些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是水平思维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有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答所非问,甚至牛头不对马嘴 。若老师简单否定,或奚落一番,必将损害这位同学,甚至波及其它同学的思维热情 。
例1: 若a为自然数,说出a以后的7个连续自然数 。
一个喜欢英语的女生举手抢答:b,c,d,e,f,g,h ;
一个男生起来补正:a+1,a+2,a+3,a+4,a+5,a+6,a+7 。
这就是水平思维的结果,而正是这种思维特点,是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 。根据水平思维的层次性和发散性特点,教学提问中会爆出许多奇异的思维火花,是探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教师的策略是:鼓励他解说答案的依据,尝试导出结论的合理性一面 。如果有一点道理,应发扬民主,导出更合理的答案,澄清原来似是而非的模糊意识 。即便答案荒唐,荒唐却是创造力最好的朋友 。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都是经过了自己的水平思维得到的,理应得到重视和表扬,不能以老师的理解和意志强加到学生的意志上去 。
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活动
建构主义指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从而有效地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如,
例2:椭圆概念的教学,可分几个步骤进行:
(1) 实验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条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得图形为椭圆.
(2) 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
①椭圆上的点有何特点?
②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③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高中团委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大学学习部工作计划报告怎么写
- 工作计划|高中寒假计划表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学习部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
- 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中二年级
- 工作计划|高中后勤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高中班级德育工作计划表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高中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年寒假学习计划模板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