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探究性学习报告( 三 )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 。
四、探究性学习的动力是 鼓励为主 与多元答案 。
鼓励为主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外动力,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语言等都是作用于学生的外动力 。而追求多元答案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讲解精心设计 。如,
例4: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 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动点P(x,y)到定点F( , )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个学生进行板书,并进行讲述:

+ =y+
+ - = +
+ =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 )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
y=- 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这样,调动了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
例如:前面例1中的答案探究:只要将7个英语字母赋予符合题意的数学含意,即:a为自然数,令b=a+1,c=a+2,d=a+3,e=a+4,f=a+5,g=a+6,h=a+7,则b,c,d,e,f,g ,h又是一个正确答案 。这样,就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 。只有一念之差,原来被认为解法唯一,现在变成无穷了 。这里没有唯一答案,便成了真理,多元答案的探究成了永恒的可能 。即运用创造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对每一个数学题予以审视,积极发掘可能蕴含着的新内容、新方法、新的推理和新的表达方式 。
五、爱护学生探究性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是多元评价法 。
教学评价的主渠道还是在平时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评价应采用多元性,在我们过去的考试的评价中,已经体现了对求解题的分步给分法和酌情给分法、填空题中多元答案的相应给分法 。此外, 。一切的学习活动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手段可以更灵活,例如:鼓励式的评语评价,经过申请后的推迟评价等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范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