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乡|关于回家乡的文章
听说 家乡将 要拆迁 , 老爸和我商量是否该回去一趟 , 把家里的宅基盖起来 , 其实这事早该做 , 可是家乡离这千里之外 , 跑一趟谈何容易 , 既然已迫在眉睫也实在无法推脱 , 安排好自家的事就和老爸匆忙上路了 , 老爸倒是欢欣鼓舞 , 那毕竟是他的家乡 , 可我并没有什么感觉 , 在我还不记事时就离开了老家 , 那有感情可谈 , 不要说 , 家里除了大爷家一家外 , 其它我真是绕不清那是哪 , 还是这大热的天 , 想躲懒也躲不了啦,就只当回家乡旅游吧!
-----亲情
到了家映入眼帘的满是陌生的脸孔 , 大娘家的大门敞着 , 不一会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邻居 , 无论年龄的大小 , 基本都称我姑 , 姨 , 甚至还有喊奶奶的呢 , 辈分在家乡真的很讲究 , 不会因为你的年龄小就省略了你的称呼 , 当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老者一口一声叫着二姑时 , 我很是不知所措 , 搞不清状况 , 不记事时就离家 , 很难分清谁是谁 , 也只能让对家乡封存多年的记忆在瞬间运转 , 努力搜索是否还能有残存的零散记忆 , 结果还是一片空白 , 在堂妹断断续续的引荐下 , 胡乱喊了一通 , 自认还是能蒙混过关吧 。当知道我们回家的目的后 , 在大娘家的院子里围成两桌的乡邻乡亲立即七嘴八舌 , 纷纷出主意 , 拿章程.....硬是在乱哄哄的气氛中得到了重要信息 , 在村中最大的官大队书记的巧妙周旋下 , 经过一番不太顺利但还算满意的换了块宅基地 , 虽然当事人已把我定在城里人太精明 , 不能相信的行列 , 总归不负此行 , 完成回家乡的第一使命 。本家大叔更是跑前跑后 , 除了回家睡觉 , 几乎全在我大娘家 , 为的是随时出主意 , 跑跑(因我不懂)帮助解决眼前急难 , 一早一晚 , 家中都会有不同的面孔出现 , 和老爸叙旧 , 聊天 , 也难怪老爸对这炎热的天气也不胆怯 , 原来在这千里之外的家乡无论是谁都有着亲情般的感情 , 在办有关事情时 , 无论需要谁 , 都是一呼百应 , 老爸的威望那可真没有说的 , 所以老爸很是想念家乡 , 想念家乡的每一个人 。
------相亲
在家乡居然还有相亲之词 , 很是新鲜 , 八十年代末的孩子居然能任父母摆布自己的婚姻 , 这也不得不算是一件奇闻 , 家里的堂姐堂妹相约来看我们 , 有的多年未见 , 有的甚至就没见过 , 到底血脉相连 , 一见如故 , 侃侃而议 , 话题是越来越集中 , 家中有位花季侄女 , 花容月貌 ,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村里村外的媒婆天天都有上门求亲 , 家里的这些姐妹无着急 , , 在农村 , 闺中待嫁的姑娘二十二岁前就基本定完亲了 , 可我那侄女都年芳二十三了 , 还没归宿 , 全家上上下下闲下来就谈这事 , 七大姑八大姨的 , 各有各得理 , 这边是鸭子吵堂 , 叽叽喳喳 , 扭头看看小侄女 , 她是稳坐泰山 , 一点没有反应 , 仿佛说的不是她 , 我不禁有些同情这个孩子 , 听二姐说嫂子说过 , 如果侄女不定完亲就不许出门工作 , 只有被圈在自家的院子里 。这在书中看见过的事我认为那只是故事 , , 没想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在继续衍生 , 我实在沉不住的询问那孩子 , 你想离开这里吗?想出去工作吗?想自己选择爱人吗?....孩子只是微笑的摇摇头 , 很是坚定的说出令我很诧异的句 , 不想出去.....这时剩下的是我一片茫然.....我自以为和这些孩子很容易有共鸣之处 , 可和这小侄女居然变的无语 , 正在沉闷求思时 , 姐妹们都一窝蜂的跑到院子外去 , 就在我说话的空隙 , 又一媒人来说亲 , 什么都不知道 , 男孩子就在大门外来看人了 , 郁闷 , 家里刚好人多 , 二姐喊我去看 , 我觉得这样不好 , 这可是孩子的事 , 应该由她自己做主 , 二姐轻描淡写是说 , 向来都是我们先看 , 觉得还行才叫孩子看 , 我惊讶的目瞪口呆 , 彻彻底底的无语啦!这不是 又回到了封建社会 , 经过了多少年努力和斗争 , 好容易妇女才取得婚姻的主动权 , 可在这老解放区还沿袭这封建礼教 , 八十年代的知识青年还甘心情愿的接受这早该铲除的原始风俗 , 难道不是贫困地区的愚昧造就这落后相亲队伍的层出不穷吗 , 再回头找找在众人身后的小侄女 , 并不畏缩 , 含羞 , 面无表情的看着媒人和相亲的人 , 想必她也对此事也很麻木 , 感觉告诉我应该没结果 , 果然没戏 , 我这时不得不佩服男孩子的勇气 , 面对那么多人挑剔的目光 , 能沉住气 , 稳住神 , 这可要多么坚强的承受力啊 , 还要面对的是随时直接被打击的可能 , 荒谬 , 悲哀.....望着落寞而离开的相亲队伍 , 不知应该感慨什么 , 仅仅一面就要决定今后的生活 , 能知道幸福是什么?我仿佛看了场现实版的老电影 , 只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