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校长|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
在三尺讲台,她慷慨激昂;在评课现场,她睿智而真诚 。
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 。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高龄仍不舍讲台,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 。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实践写成这句话 。
真爱育人 课一定要教到学生心中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 。大上海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 。
于老师的语文课就是有魔力,时隔20多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老师沈一敏记忆犹新: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字的灿烂世界中翱翔 。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 。于漪常说,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渗透其中 。
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各类学生 。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 。然而,在于漪眼里,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 。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找同学一个个谈心 。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 。于漪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教学改革教育方法要随时代改变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 。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 。
从1951年站上讲台,于漪就始终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法 。
在教学上从来不重复,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反复地教,也是如此 。在教育界,于漪被公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形象代言人 。
于漪说,其实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 。她一度认为语文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她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反对自由主义|读反对自由主义有感
- 牵手幸福读后感|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
- 消费心理学读后感|《校长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校长读书心得体会
- 校长新年元旦致辞
- 校长致辞|校长重阳节致辞
- 国旗下讲话稿|建队日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 中秋节致辞|中秋节中学校长致辞
- 2014年教师节|2014年教师节中小学校长致辞
- 2013年教师节|校长在2013年教师节讲话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