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医院科学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二 )


三、成本管理
盈利性的意愿是以盈利和服务为目的,评价其经营好坏效益是关键,而成本是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检验科的成本是由医院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下,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将成为目标管理内容之一,把成本管理转化为目标管理 。为了尽快实现医学检验管理的现代化,需要尽快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检验科内部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提高检验工作效益,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成本的重要构成,把重点放在成本控制上;指定成本控制计划和相应落实措施,做好成本的合理分配并落实到每个实验室;要积极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及目标管理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全面经济核算技术等 。
四、全面管理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检验质量是医院正确医治病人的重要依据,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医学检验报告具有一定法律效果,但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同检验人员素质有关,也同非检验人员有关 。因此,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应是全院范围内的全面质量管理,抓好全面质量管理重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1.建立健全医学检验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班子 。
加强领导和不断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并同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相配套,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日常工作中 。
2.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的监督机制 。
由于医学检验报告具有法律效果,而目前我国并无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证检验质量,因此希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医学检验质量的监督方法和相应的法规 。
3.培养并设立内审员,建立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规范 。
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用国际惯例进行内审,应派人参加内审员培训班,在取得内审员资格后,主要抓质量控制工作,其任务工作范围以及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 。
4.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认证制度 。
由于医学检验的复杂性,不便于采用计量制度进行认可,在发达的国家都有相应的认证,以对实验室资格进行认可,为此,我国政府于 年 月正式成立了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并有主管实验室工作的中国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实施实验室国家认可工作,对认证通过的实验室包括检验人员都应该领取相应的资格认证书,持有相应资格证书,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从事的医学检验项目 。
5.建立规范化的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措施 。
仪器设备试剂的管理 。医学检验设备和仪器,试剂是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也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家或省实验室管理方法中都有相应的条款,这些条款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市场上各种医学检验仪器、试剂品种多,权威机构认证的广度及深度尚有差距,使用单位在采购过程中比较其优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各个临床实验室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仪器设备,试剂的采购,鉴定、维护、认证等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管理,由于各地实验室的条件不一,操作人员水平各异,因此,对测量不确定度的估计应由实验室自身完成以达到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相应的法规,技术手段和措施都应完善,特别是质量控制有利于分析,了解误差的来源,了解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准确,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