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洪水退去后:500亿巨灾赔偿,保险兜得住吗( 三 )


但是发展的另一面 , 也是挑战 ,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大额的巨灾损失 , 反映在财报中 , 这些数字也格外扎眼 。 例如 , 好事达在财报中表示 , 该公司第一季度的巨灾损失总额为16.7亿美元 , 几乎是2020年的八倍 。 第二季度的税后巨灾损失也达到7.52亿美元 , 单单在六月份 , 巨灾损失就达到1.95亿美元 。
与此同时 , 安盛信利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 , 其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敞口 , 并积极利用再保险 , 从而降低业绩波动性 , 并将其业务成果提升到可持续和盈利的水平 。 在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 , 安盛也警告称 , 初步估计 , 7月份德国和比利时发生的毁灭性洪水将导致其税前再保险净额损失约4亿欧元 。
巨灾能够招致如此大的损失 , 背后的原因也显而易见 。 一个原因是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强 。 气候条件一直在不断变化 , 海平面上升 , 极端天气更加频繁 , 且诸如台风这种灾害本身的变化性也比较强 , 让预测自然灾害变得越发困难 。 此外 , 由于自然灾害本身的概率小 , 缺乏足够的历史巨灾数据 , 导致保险公司的定价不准确 , 且在再保险方面的分配比例不够合理 , 保险公司本身需要承受损失 。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投保区域的资产价值有所增加、投保量有所增长 , 且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 因此损失越来越大 。
相比之下 , 国内的巨灾保险市场规模比较小 , 且起步很晚 。 但好消息是 , 无论是巨灾建模方面还是巨灾保险市场都在发展 。 2019年 , 中国再保险也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经中国地震学会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商业应用的“中国地震巨灾模型2.0” 。
从实际的角度看 , 目前国内也深受自然灾害之害 , 近了有最近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和河南的洪水灾害 , 远了有内陆地区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 。 自2014年起 , 国内就尝试探索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 , 针对不同地区的灾害特征 , 设定不同的巨灾保险 , 如在云南推出的地震巨灾保险 , 在深圳设立了巨灾保险 。 深圳的聚在保险保障暴风、暴雨、雷击、洪水、台风、泥石流、滑坡、冰雹、内涝、海啸、森林火灾、地震以及上述灾害引起的次生灾害 , 做到了全面的保障 。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 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事件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 我们期待国内外的巨灾保险行业能够在现有基础上 , 迅速发展 , 为世界降低更多损失 。
【贵阳|洪水退去后:500亿巨灾赔偿,保险兜得住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