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关木匠传》含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⑤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
⑥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竞不易辞,卒死狱中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廷福与佣工的儿子喝酒,致使佣工的儿子大醉,无意之中帮助袁氏家族赢了官司 。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他离开霍家 。
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帮助廷福减轻罪刑,但廷福不改供词 。
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和不明大义的乡人,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 。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 。(4分)
(3)乡人日:“囚耳,乌足道?”(3分)
答案:
9.D(竟:最终)
10.C(A项:副词,于是,才/副词,却,竟然;B#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C项:均为介词,替;D项:介词,把/连词,表原因)
11.D(③表现的是霍氏的恐惧与担心,④说的是周家起诉了霍氏,并未涉及廷福)
12.A(关廷福之所以与佣工儿子喝酒的是因为他想借此延误佣工儿子出庭作证的时间)
13.(1)你的诉状中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3分 。“若”、“有子可证者”定语后置、“安在”宾语前置,各1分)
(2)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 。(4分 。“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置、“令”后兼语省略、“归”,各1分)
(3)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3分 。“囚耳”主渭省略、“乌”、“道”,各1分)
译文
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
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 。(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 。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 。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 。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 。这天半下午,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 。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死者的儿子可以作证,如今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 。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 。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 。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 。
推荐阅读
- 读水浒传有感
- 2014春晚观后感
-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 爱的教育|《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 祭妹文|祭妹文;袁枚
- 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然杭人游湖……)原文(节选)及翻译
- 袁宏道《观第五泄记》原文及译文
-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
- 李觏《袁州州学记》原文及译文注解
-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