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欧阳修写书信指责范仲淹,而司谏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因此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 。
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 。当初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认为范仲淹正直而被放逐,被人称为“党人” 。欧阳修也为此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来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朋党之别 。
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 。当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还请欧阳修跨越职务给自己进言 。
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 。因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后又担心欧阳修被复用,便一再陷害他 。
7.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5分)
(2)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5分)
答案:
4.B(被贬职)
#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5.B(②因才被选中,④侧面表现出的,⑥非欧阳修之为)
6.A(欧阳修写书信指责的是司谏高若讷)
7.(1)四岁时候父亲离世,母亲郑氏,亲自教他学习,(因)家境贫穷,到了用荻草在地上书写学习的地步 。(“诲”“以”“书”各1分,句意2分)
(2)因此作为君王只应当(就应该)消除(辞退)虚假朋党的小人,任用真正朋党的君子,那样天下就安定了 。(“为君”“但”“治”各1分,句意2分)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 。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 。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 。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 。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1043) ,兼掌谏院 。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 。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 。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 。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 。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