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朋党论》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其)所贪者,财货也 。
B.(故)天下亦大治 。
C.(昭宗)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
D.以(此)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朋党现象自古就有,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
B.作者认为共同的物质利益或精神追求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
C.作者认为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利益集团,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
D.作者认为君主一定要认真对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这个问题 。
8.请简要分析在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4分)
9. 按照儒家的传统观念,“君子群而不党”#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团结别人但是不结党营私 。这不仅是朝政清明的标志,也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度 。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对朋党加以区别对待 。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150字 。(12分)
答案:
4.(3分)A 5.(3分)B 6.(3分)D 7.(3分)A
8.(4分)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论点,还引用古代典籍的话证明自己的论点 。
9. (12分)(略)
译文: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自古就有,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
但是我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的,是利禄;小人所贪的,是钱财 。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亲人也不会互相保护 。所以我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 。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 。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 。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克服困难 。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 。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 。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 。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 。他们互相称颂,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 。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 。《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 。”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 。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 。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 。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 。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 。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