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三 )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 。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 。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 。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市教育行政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 。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 。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 。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生寒假计划模板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综合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综合部2022年度工作计划模板
- 祝福语|小学生感恩节卡片祝福贺词
- 工作计划|企业综合办公室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生五年级新学期计划模板
-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
- 小学生读昆虫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