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心得体会|《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及力行


--王庆玲

学习《弟子规》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需要;我明了获得幸福的公式:孝道、感恩、恭敬、善良、大爱、幸福;知道人活在世上的真正价值观 , 价值观影响幸福观 。有了幸福观就自然提高了幸福指数 。学习《弟子规》是家庭和睦的需要;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人人参与 , 从我做起 , 从现在做起 。这是一条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唯一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人来说 , 身心和谐包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没有烦恼、快乐人生;对于一家来说 , 家庭和谐主要是家庭和睦、孝子贤孙、没有争吵、幸福美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社会和谐、社会安定、互助互爱、没有灾难、天下大同 。大道至简----《弟子规》 , 它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 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宝典;是对“育人为本 , 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解读 。《弟子规》是所有人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基 。落实中华传统文化首选先学习《弟子规》 , 力行《弟子规》是主线 , 孝亲尊师是根本 ,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目标 , 奉献社会是宗旨 , 构建和谐社会是理想 。还要时时刻刻与周围的人分享 , 分享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爱 。

《弟子规》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 , 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 。“事诸父 , 如事父;事诸兄 , 如事兄” , 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 , “凡是人 , 皆须爱” , 通篇讲的是孝心、爱心 。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 , 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 。去从小事做起 , 第一件最容易做到的是给父母洗洗脚 , “百善孝为先” 。《孝经》上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 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 谓之悖礼 。“孝”的内容: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 把对父母的爱扩大到对人民的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我学习《弟子规》时间不长 , 学以致用 , 活学活用 ,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习以明理 , 力行做榜样;正已以化人 , 身教胜言教 。2、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 。3、教学相长 , 与身边的人(或学生)共同成长 。4、未论行善 , 先行改过 。5、行有不得 , 反求诸已 。6、善护念、不评判、无条件、不抱怨、勤锻炼 。7、每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

我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 , 是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 , 肩负着基础教育的基础工作 , 它的现实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记得有次听到小朋友说:“阿姨:你好漂亮 , 我跟你结婚好吗?”这是四岁孩子给同伴妈妈说的话 。四岁孩子说出此话 , 我们不难想象 , 身边的环境给孩子幼小心灵有着如何的影响 。幼儿期 , 心无分别 , 尘埃未染 , 真如湛然 , 性德纯正 , 心如明镜 , 朗摄无碍 , 先入为主 , 深深入心 , 终身不移 。幼儿怡养本性 , 正宜此时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可当今的教师他们真能内化职业精神吗?尤其是幼儿园 , 在深圳 , 民办幼儿园占了主导地位 , 老板办园的理念是否正确 , 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如何?在经济浪潮的大社会背景下 , 如今的幼儿园大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 。这些现实问题 , 导致教职工队伍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