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习武心得( 三 )
现在 , 社会上对武术总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 如练武是为了打架 , 总有人问我:“你练武的 , 现在能打倒几个人了?”还有习武无用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 科技这么发达 , 高科技武器这么先进 , 还需要练习武术受这份苦吗?纯粹是老年人锻炼锻炼身体 , 年轻人很少会涉及 。现代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宣传弘扬了武术 , 吸引了人们对武术的热情和向往 , 但在另一方面 , 没有反映真实的武术 , 腾云驾雾 , 呼风唤雨 , 将武术魔幻化了 。
经过多年习练武术 , 且自身对人文课题较为关注 , 武术作为中华国粹 , 我注意到武术有很多的人文的成分体现充斥其间 。包括武德修养(尊师重道已成为传统道德的规范)、武术礼仪、服装器械、武学药理肌理等都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 构筑了整个中华武术体系 。要做强做大武术事业 , 武术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 , 就要树立起品牌意识、精品意识 , 包括从细节上体现出来 , 将之规范化、制度化 , 形成有效的机制体制 。此次武术段位制的报批工作 , 就是很可喜的一步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武学之路漫长艰辛曲折 , 这也是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武学师法自然 , 法无定法 , “以无法为有法 , 以无限为有限” , 努力研究追寻武学之最高境界 , 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 这就是武学之路 。然而 , 武术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 , 仔细观察自在普通生活中 。包括日常劳作、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如刮风、流水、日照、动物静物的形态等等) , 都是很有启发的 。“转益多师是我师” , 应当谦虚谨慎 , 虚心求教 , 向一切能帮助自己提高的人或事物学习、汲取好的东西 。心理的调整也很重要 , 相信武学修为高深的人 , 其道德品格和人格意志都是相当完善的 。武学修养能使人保持一颗平常心 , 心与自然融合 , 和谐社会 , 无欲无求 , 并且磨练了勇气和毅力 , 武学锻炼本就是一个经年累月持之以恒苦练的过程 。这个过程同时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品德 , 且自身视野开阔起来 , 学识增加 , 胆量增强 , 人生境界也不断提升 。人生 , 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
下面谈谈我对南拳和岳家拳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南拳素有桩沉步稳 , 迅疾紧凑的特点 , 以形为拳 , 以意为神 , 以气发劲 , 质朴明朗 , 气势激烈 。南拳上肢动作较多 , 短打擒拿 , 点穴拿穴;脚法偏低 , 步法稳固 。发力时腿、腰、臂、指贯通一气 , 力求顺达 , 发尽前聚力蓄尽 , 肌肉作一定收缩;其劲由腰、腿而肩、臂击出 , 或因势发出喊声 , 通过发声以助发力 , 并以气之运动辅导各种动作的变化 , 故有"吐声须开声"的说法 , 亦是"气与力合"的一种体现 。我在习练南拳初期就感觉自己气促气急 , 呼吸吐呐有接续不上之感 , 往往势大力猛一气呵成的一路下来 , 就气喘连连 。后来有意识的做了桩功和静功的调吸训练、吐呐训练 , 随着功力加深 , 这方面的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