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建设|关于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三建四争”活动的实施方案( 三 )
5、争做经济转型发展的先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配班子,面向产业强组织,注重能力建队伍,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战斗堡垒,把党员培养成专家人才和岗位能手 。党组织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围绕发展“八大产业”,把产业项目建设的要求融入到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步伐 。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产业项目建设一线党组织建设,把党的组织力量汇聚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做到哪里有产业项目建设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政治引领、推进发展、监督保障作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广大党员干部要勇当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先锋,积极投身林区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党员致富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森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争做文化发展繁荣的先锋 。坚持发展繁荣森工生态文化,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文明素质,为森工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总局党委“六个培育”文化建设目标,抓好林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各类艺术协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促进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森工精神,全面唱响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森工精神的践行者、大美森工的建设者 。7、争做社会和谐稳定的先锋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各级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建设林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党组织要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以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优势,发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主体作用 。要积极改善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深化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林区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建设林区和谐社会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实施民生工程、维护林区社会和谐中知不足、明责任、定目标,找准融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带头发展自营经济、带头服务林区社会、带头帮扶困难职工、带头维护社会稳定,为改善民生尽力,为促进和谐尽责,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四、方法步骤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三建四争”活动目标、任务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和方式方法,把握关键环节和步骤,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