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文章图片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文章图片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文章图片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文章图片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文章图片


导读


贝佐斯说:“我们要反抗熵 。 ”
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生 。 ”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 , 就是如何对抗熵增 。 ”
爱丁顿爵士也曾说:“我认为 , 熵增原则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 。 ”
商业教练沈海涛说:“构建开放的创意系统对抗熵 。 ”
面对这个宇宙不可逆定律 , 商界传奇人物们思考出了他们的对策:任正非用了“流量思维”、乔布斯发明了“战略思维” , 贝佐斯创造了“不变思维” 。
|01|
熵增定律是什么?
“熵”的通俗理解就是“混乱程度” 。 简单的说熵是衡量我们这个世界中事物混乱程度的一个指标 。
1854年 , 德国人克劳修斯 , 首次提出了熵增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 ,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 从有序走向无序 , 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 , 那么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 最终会达到熵的最大状态 , 系统陷入混沌无序 。
熵增定律是最绝望的物理定律 , 只因人类所处的宇宙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而封闭系统逃不开熵增的命运 , 最终会慢慢达到熵的最大值 , 出现物理学上的热寂 , 变得与沙漠无异 。
|02|
熵增定律的反映
对于人类而言 , 人在衰老过程中 , 身体组织细胞功能会退化 , 思维逐渐固化等现象是典型的生命“熵增”的结果 , 它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 。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 , 随着公司规模逐渐增大 , 组织架构会逐渐臃肿 , 员工会变得官僚化、懒散 , 整体工作效率和创新意识会降低 , 因为“工作上的自我管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熵减行为 , 比「放弃自我约束 , 任由懒散」来得痛苦 。
这是“熵增”的本质 , 是熵的混沌程度增加 , 导致的生命或组织功能减弱失效 , 也是宇宙的终极演化规律 。
|03|
【|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成功的企业一直在对抗熵
(1)任正非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
任正非深知对抗熵的必要性 , 他认为华为存在的每一天 , 都必须对抗熵增 。
他在实践上也直接反映了这点:
他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华为独创技术研发上 , 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远超阿里和腾讯的研发投入总和 , 达到了近16% , 其金额超过900亿元 , 在过去10年里累积砸入2400亿人民币的研发金额取得多项专利证书 , 连续多年占据全球专利申请第一名 。
更从1997年起 , 华为就陆续积极引进国外管理经验 , 包含IBM、埃森哲、波士顿咨询等 , 使得华为内部系统持续不断 , 从管理方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工作流程改革等方面不断进步 , 为华为日后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
用外入流量不断加入华为这个内部系统 , 任正非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
(2)贝佐斯的「不变思维」对抗熵 。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 什么是“不变的”?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其他企业家在担心自己的商业模式会被新兴事物的崛起而迅速颠覆的时候 , 他在思考“未来十年 , 什么是不变的?” , 并总结了三条在日后改变亚马逊命运的的用户需求点 。
第一:无限选择
第二:最低价格
第三:快速配送
根据这三点在未来十年内用户变化的需求 , 贝佐斯坚定抛弃了短期利益 , 引进第三方卖家进驻亚马逊 , 只为实现客户可以在亚马逊上买到品质更好的商品 。
即使这个业务对于亚马逊原本的收入冲击力极大 , 但贝佐斯将客户的利益视为企业的利益 , 毅然决然实施了并取得了成功 。
贝佐斯在2021年辞职的邮件中写到“不断创新 , 不要因为最初的想法看起来太疯狂就感到绝望 。 记得开拓眼界 , 让好奇心成为你的指南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