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通过没有人能逃过【熵增定律】看企业管理( 二 )
虽然他寻求的是“不变” , 但也用“不变”不断去创新 , 应对了“千变万化” 。
这就是贝佐斯用「不变思维」去对抗熵的方式 。
|04|
企业家 , 你如何抵抗熵?
1、灰度管理+容错机制
企业内部也逃不过熵增定律 , 所以作为企业家 , 务必从管理上入手 , 降低熵增的速度 。
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 。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 。 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
一个管理者 , 需要保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别人的观点 , 给员工足够的积极性 , 并进行平行的交流、妥协 , 这是灰度管理需要的一种能力 。
一个清晰方向 , 是在混沌中产生的 , 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 , 当下的清晰方向有时效性 , 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 , 只因企业内部和外界都在不断进行熵增 。
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 , 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 , 在一段时间和谐 , 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 , 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
2、小团队“赋能”
韩都衣舍是济南的一家线上服装销售的企业 , 它通过给组织赋能 , 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创新力和经营业绩 。 与传统管理结构不同 , 韩都衣舍采用倒三角管理结构 , 让员工和市场直接接触 , 同时分散决策 , 把决策力从老板身上转移到员工身上 。
韩都衣舍以产品小组为核心的模式 , 让每个部门都围绕产品小组服务 。
韩都衣舍这种小团队 , 就像军队里的特种部队 , 任务清晰 , 作战灵活高效 , 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有效策略 。
随着公司业务扩大 , 团队扩张 , 过大的团队会限制优秀个体发挥 , 导致创新停滞 , 在繁杂的走流程中创意就会流失 , 被组织框架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
在庞大的公司体系中 , 保持多个小团队管理 , 做到团队“创新”和“简化” 。
俗语说:“知人善用 , 方能人尽其才” 。 一般小团队数量控制在10人左右 , 公司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候 , 就能凭借每个成员特点及时根据市场和用户进行调整 , 就能拥有高度适应力 , 更有利于进行团队信任度和默契感培养 , 达成共识并一同前进 。
3、构建开放系统 , 增加流动
从外界给系统内部注入新的能量 。 公司内部是封闭的 , 抵抗熵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内部与外部结合 。 按交换对象分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公司与客户端 , 一种是公司与供应端 。
供应端是指人才的招聘、自由现金流的使用都属于这一类开放系统 , 反抗熵增的管理方式 。
客户端主要是与市场、客户的开放合作 , 如客户需求的调研 , 与客户的合作开发等这都是增加公司与客户的“流动” 。
我们常常说的“以客户为中心”其实就是一种向客户的开放系统 , 反抗组织熵增的方式 。
企业容易倦怠 , 应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 。 中间一圈的“学习区” , 是那些对员工来说有一定挑战 , 因而感到不适 , 但是不至于太难受的工作、学习、思考 。 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 , 多进行市场调研 , 参观同行优秀企业 , 不断与自身相对比 , 跳出熵增最大的舒适区 , 保持学习的状态 , 也是属于开放的系统 。
既然熵增是宇宙不可逆定律 , 企业家们能做的是尽力减缓熵增过程 。
以上仅为方法论 , 企业家们不断思考 , 找寻真正适合自身企业的方式来抵抗熵增 , 不断地进行自我颠覆 , 不在舒适区停滞 , 远离平衡态 。
大家好 , 我是沈海涛 , 拥有二十余年投融资操盘经验、百余家企业资本运营的实战商业教练 。 想要了解企业成长背后的逻辑、财富增长的故事、操盘的真实案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关注我 , 为大家剖析企业基因 , 解读商业密码 。
推荐阅读
- 妻子说在外逛街,丈夫通过手机定位却显示在宾馆,一时冲动酿成惨剧
- 一旦准备好初始状态,通过计算机的量子状态演变将由算法要求的序列确定
- 深度解读:本轮下跌3大原因,兼谈新年投资:耐心乐观,行稳致远
- 为什么陆地上的风速比海洋上的慢? 可以通过实验测验
- 比汤加火山爆发更猛烈的火山,深度还原细节,一座城从此消失了
- 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可以预知冬季的气候
- 是炒作还是真让利?深度揭秘最强搬砖手游《剑侠世界3》
- 浙江长兴:一大桥护坡坍塌,十余辆轿车被砸,没有人员伤亡
- Nature Sustain|南京大学研发新型石墨烯气凝胶,通过界面光热催化实现更环保、更高转化率的酯化反应
- 深度解读: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人类无法复制的绿色核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