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护患交往艺术( 二 )
2.巧避讳语
对不便直说的话题或内容用委婉方式表达,如耳聋或腿跛,可代之以“重听”,“腿脚不方便”;患者死亡,用病故、逝世、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
3.善用职业性口语 职业性口语包括;①礼貌性语言 。在护患交往中要时时处处注重尊重病人的人格,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回答病人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切、热诚、有礼,避免冷漠粗俗 。②保护性语言 。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对不良预后不直接向病人透露,对病人的隐私要注重语言的保密性 。③治疗性语言 。如用开导性语言解除病人的顾虑;某些诊断、检查的异常结果,以及对不治之症者的治疗,均应用保护性语言 。
4.注重口语的科学性通俗化
科学性表现在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地与病人交谈 。同时注重不生搬医学术语,要通俗易懂 。
(二)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
非语言又称体态语言,它与语言构成交往的两大途径 。体态语言常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风度、气度,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有:
1.手势
以手势配合口语,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 。如病人高热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前额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 。当患者在病室大声喧哗时,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注视对方,要比以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 。
2.面部表情
据研究发现,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 38%的声音 55%的面部表情 。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常用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 。护士经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对病人极富有感染力 。病人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本身就是“安慰剂”;病人惧怕不安时,护士镇静、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给病人以镇静和安全感 。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在巡视病房时,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环顾每位病人,能使之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当病人向你诉说时,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
3.体态、位置
【护患沟通|护患交往艺术】工作中体态、位置是否恰当,反映护士的职业修养和护理效应 。如当病人痛苦呻吟时,护士主动靠近病人站立,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适当抚摩其躯体或为其擦去泪水,会给病人以体恤、宽慰的感受 。站立时应双腿挺直,双臂在躯体两侧自然下垂,收腹挺胸,不依墙而立 。坐姿应上身自然挺直,两腿一前一后,屈膝,平行或交叉,能显示高雅、文静 。行走步履轻盈,步幅均匀,抬头挺胸,自然摆臂,步态轻、稳、快,能体现庄重、有效率 。总之,美丽、朴实、大方的仪态是自然美的体现,也是护理价值的体现 。
推荐阅读
- 沟通的力量读后感
- 人际交往格言
- 不顾诸神|《不顾诸神》读后感---了解才是最好的沟通
- 城镇化不能唱空城计|干群沟通唱不得“空城计”
- 人民日报:干群与群众沟通唱不得“空城计”
- 学会沟通|优质护理心得体会学会适应,学会沟通
- 沟通病症:看人不顺眼
- 沟通技巧:说话的六种方式(2)
- 沟通能力:成功的阶梯
- 沟通技巧:说话的六种技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