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有效教学反思之准备及实施策略( 二 )



例如,讲解技能反思的角度:一是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二是抓住关键词句段、讲解准确无误;三是清楚展示讲解过程、方法恰当;四是语言清楚、有说服力、感染力;五是运用提问、谈话与学生呼应、相互作用好;六是不断激励学生,面向学生;(教学反思 )七是注意分析学生的反应、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深化理解 。

例如,提问技能的反思角度:一是主题问题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突出重点、难点;二是,提问框架合理,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三是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四是提问态度亲切、表达清楚、停顿合适 。

其次,若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比拟教学反思,则x轴—时间(边上课边调整,或课后),y轴—空间,z轴—对象(学生、教师、或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学反思也可以是分别以教师、学生、实践分别为x轴、y轴、z轴的交互过程 。

最后,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 。

2.情感准备

首先,我们要接受教学反思,它确实是好的,有利于改善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接着,我们情愿尝试它,体会到它的妙处,进而爱上它,无它不欢 。最终便实现这样的变化--“强迫性教学反思”→“主动教学反思”→“强迫性教学反思”(不教学反思就不习惯、不安、难受) 。

三、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实施策略

Pen nington(1995:706)曾说:“只有当教师有动力、有能力尝试新的东西,并对尝试的新事物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且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实践和思想时,持久的变化才能产生 。” 其实,这种反思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该循环过程如下图 。

教学反思的具体实施策略有以下方面 。

1.反思日记

记录课堂教学中成功之举,其中包括:达到预设的目的、做法和措施,思想、原理、方法的渗透等;记录“败笔”之处;记录教学机智;记录学生的智慧;记录“再教学设计” 。
[1][2]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