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 四 )
于是我们犯下了这样的错误——主观片面,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漠视根源 。这些都是我们思考上的误区,学习上的障碍 。
书中在开篇就引用了大断的比喻,水质是突然变坏的吗?交通是突然堵塞的吗?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吗?婚姻是突然变糟糕的吗?国家是突然变弱的吗?杰出企业是突然倒掉的吗?
……
显然不是,那么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它们早已发生了渐变着,只是我们不成察觉而已 。
这些反问让我深省,太多的时候我们子专注于眼前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表现好不好”而不去探究表象之后隐藏的秘密,没有人去关心为什么 。太多的时候我们也不关心事物的变化在哪里,或者说事物在变化的时候我们察觉不到,即使察觉了不是为时已晚,就是不知如何处理 。这时候的你,是不是也和有那只逃不出油锅的青蛙一样的无奈感受?里而且我们总是擅长于“忘记”,忘记一连串事件之间其实是前因后果是有引发联系的 。
这些道理在中学时的哲学课上就强调了,然而我们还是没有懂得 。我们还没有学会系统的观察事物,更没有对系统思考有深刻的领悟,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生很多的错误,最常见的便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很难根治因为根本没有找出病因,我们只对症状感兴趣 。在医学课上我们学到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症状往往需要完全相反的治疗方法 。而治疗方法的选择则是建立在正确判断病因的基础上的 。
在我们的生活中,现象和本质从来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知道的 。很多时候我们还会换上急功近利的毛病,或者说我们忙于“遏制”疏于“疏导”,我们都希望采取一种可以立即见效的灵丹妙药 。不幸的是这样的灵丹妙药太少了 。事实上一种问题往往不止一种表现形式,你堵住了这个方面它自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直到你一是倒真正的矛盾尚未解决而状况变得更加的糟糕 。饮鸩止渴是不是可以很好诠释这个概念?
在书中还反复的提到一个概念“树木与森林”,这也是解释系统思考的一个例子,诠释的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让我联想到人们对于细节的态度 。
近年来人们有“细节妖魔化”的倾向,媒体舆论名人大师总是不遗余力的向我们灌输“细节是魔鬼”,“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强调细节的重要性,仿佛周边所有的一切都会因为一个人们日常忽略的细节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殊不知,真正导致变化的不是细节,而是细节背后那一大串的联系 。就像造成毁灭性灾难的是威力无穷的核反应堆,不是那个核按钮,引发一战爆发的是不平衡的世界格局,不是那个无名刺客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大班老师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大班班务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小班家长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中班第二学期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九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初中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幼儿园第一学期园务工作计划表范文
- 工作计划|2022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