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形容态度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态度的成语131个

霸王风月bàwángfēngyuè成语解释: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例句: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昂首天外ángshǒutiānwài成语解释:抬起头望着天边 。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成语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
例句: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天外 。
傲慢不逊àomànbùxùn成语解释:逊:谦逊 。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成语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
爱憎分明àizēngfēnmíng成语解释:憎:恨 。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例句: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陈若曦《耿尔在北京》)
看破红尘kànpòhóngchén成语解释: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 。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
例句: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应有看破红尘的消极厌世态度 。
毕恭毕敬bìgōngbìjìng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例句: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
不置可否bùzhìkěfǒu成语解释:置:放,立;可:行;否:不行 。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
例句: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茅盾《子夜》十)
前倨后恭qiánjùhòugōng成语解释:倨:傲慢;恭:恭敬 。以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例句:帝有葛仙翁笑诞:“猴子是何前倨后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避世绝俗bìshìjuésú成语解释: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 。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 。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 。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
成语出处:《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晋书·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
温良恭俭让wēnliánggōngjiǎnràng成语解释: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