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形容态度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态度的成语131个( 二 )


行若无事xíngruòwúshì成语解释:行:行动,办事;若:好象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 。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
绝裾而去juéjūérqù成语解释:绝裾:扯断衣襟 。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 。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
例句: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政》)
不苟言笑bùgǒuyánxiào成语解释: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成语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
例句: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知白守黑zhībáishǒuhēi成语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 。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成语出处:《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不阴不阳bùyīnbùyáng成语解释: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
傍观冷眼bàngguānlěngyǎn成语解释:傍:通“旁” 。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
成语出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
长揖不拜chángyībùbài成语解释: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 。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 。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记》:“……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倔于长者 。’沛公辍足挥洗,起谢之 。”
必恭必敬bìgōngbìjìng成语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例句:他必恭必敬地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
三命而俯sānmìngérfǔ成语解释: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
春风和气chūnfēnghéqì成语解释: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
傲慢少礼àomànshǎolǐ成语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