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 人类没有飞出银河系,怎么会知道银河系的形状?


银河系 人类没有飞出银河系,怎么会知道银河系的形状?
文章图片

银河系 人类没有飞出银河系,怎么会知道银河系的形状?
文章图片

银河系 人类没有飞出银河系,怎么会知道银河系的形状?
文章图片

俗话说:当局者迷 , 旁观者清 。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 , 将影响到他对其他事物的认识程度 。 比如下象棋 , 如果你身在棋局 , 对手所酝酿的“阴谋” , 你未必比旁观者认识得更清晰 。
同样的 , 我们身处银河系之中 , 对于银河系的形状目前也是相当模糊 。 可以说人类至今为止都没有见到过真实的银河系的形状 。 现在主流的银河系形状 , 主要是通过观测、类比和猜想构造而成的 , 并不是真实的银河系的相貌 , 但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证明 , 这个相貌已经大体接近银河系的真实相貌了 。
那么 , 我们人类没有飞出过银河系 , 是如何实现运用上帝的视觉来窥探银河系的样貌的呢?
答案是观测、类比还有人类天才的智慧 。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一句话足以体现人类的逻辑思维是如何的强大 ,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究其他的星系 , 最终发现其他星系大部分的形状都是螺旋状的 。 因此 , 人类对于银河系的形状也逐渐向螺旋状的形态靠近 。 但是光有猜想还远远不够 , 还需要仔细的验证 , 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 , 小心求证 。
实际上 , 人类对于银河系形状的探索 , 可以说是漫漫长路 , 期间跨越了2000多年 , 直至2008年美国发射第一枚红外深空探测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 用时10年 , 拍摄了数千万张照片 , 人类才有机会一览银河系粗略样貌 。 为什么说是粗略的呢?因为探测器的视觉有限 , 只能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拍摄银河系的某一部分 , 并把拍摄到的图片传回地球 , 人类接收到的照片基本都是不完整的 , 它显示的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而已 , 还需要进行人为加工 , 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合成 , 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银河系的照片——一个棒形螺旋状的盘型星系 。
这张照片可来之不易 , 人类对银河系的探索实际上是到了18世纪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 18世纪晚期 ,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郝歇尔公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银河系的图片 , 但是与现在观测到的相差甚大 , 可以说完全和现在的不沾边 , 但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 至少他证明了银河系是扁平的盘状星系 。
后来科学家又以“数星星”的方式 , 通过观察银河系内恒星的密度 , 发现了银河系的两条主臂和两条辅臂 , 这样银河系的基本轮廓已经描绘出来了 , 实际上与现在所观测到的已经非常接近了 , 但是由于观察手段的落后 , 银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星际尘埃和可见光的干扰 , 普通的望远镜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观测 。 这时 ,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登场 , 它与其他望远镜不同 , 它是通过红外线进行观测的 , 它不受可见光的干扰 , 可以透过厚厚的星际尘埃 , 使人类能够进一步的探测银河系的内部结构 。
人类通过太阳系与毗邻星的距离变化 , 证明了银河系实际上不是静止不动的 , 而是围绕着银核不断旋转 , 就连我们的太阳系也在以240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
至此 , 一个棒状盘型的螺旋状星际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 人类往往是在否定中进步的 , 发现错误 , 纠正错误 , 人类的发展就像银河系一样 , 呈螺旋上升状态 , 只要人类能够稳住自身 , 他日定能驰骋太空 。
【银河系|人类没有飞出银河系,怎么会知道银河系的形状?】好了 , 本期文章就分享到这了 ,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哦 ,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