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文章图片

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文章图片

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文章图片

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文章图片

核聚变 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

氢弹 , 迄今为止威力最大的人造物 , 利用核聚变的原理 , 氢弹能够在一瞬间释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 , 可惜的是 , 氢弹核聚变的速度极快 , 其能量是以爆炸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 人类根本就无法控制 。
然而我们都知道 , 太阳的能量来源同样也是核聚变 , 却能够以一种稳定且温和的方式持续燃烧 。


(注:我们说太阳“燃烧”只是为方便讨论 , 实际上 , 基于化学反应的燃烧现象与太阳的核聚变有本质上的不同 , 请大家注意区分)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 , 太阳的这种状态一共可以维持大约100亿年的时间 , 所以问题就来了 , 同样是核聚变 , 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 , 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为什么氢弹会一下子就炸了?要点燃核聚变反应 , 高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 氢弹所用的核聚变原料是“氘”和“氚”这两种氢的同位素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其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条件大概是1亿度(摄氏度 , 下同) 。
为了实现这个温度 , 人们采用的方法是 , 在氢弹的外层安装一颗小型原子弹(以核裂变为原理) , 当其引爆后 , 就可以产生上亿度的温度 , 进而使氢弹内部的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核聚变反应 , 于是氢弹就一下子就炸了 。
为什么太阳不会像氢弹那样炸掉?可能有人会认为 , 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只会在其核心区产生 , 而太阳又那么大 , 因此太阳只需要将自己的核燃料一点一点地放入核心 , 就可以稳定燃烧100亿年了 ,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
如上图所示 , 太阳的核心区的半径大约是太阳半径的4分之1 , 在这个区域中的核燃料都可以发生核聚变 , 而位于核心区之外的辐射区 , 却阻止了太阳外层的物质进入太阳核心区 , 也就是说 , 太阳所有的核燃料都在核心区中 , 并没有“一点一点地放入核燃料” 。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 太阳之所以不会炸 , 应该是因为它核聚变的速度处于某种受控状态 , 能够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 。
是什么在控制太阳核聚变的速度?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主要是“质子-质子链反应”(如下图所示) , 其基本原料是氢原子核 , 也就是质子 。 相对于氢弹所用的“氘”和“氚” , 质子发生聚变的条件要高得多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需要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度的高温 。
然而太阳核心的温度却只有1500万度左右 , 这根本就不够啊 , 那太阳是怎么产生核聚变的呢?是因为太阳核心的压强非常巨大吗?
【核聚变|同样是核聚变,为什么太阳能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答案是否定的 , 虽然太阳核心的压强可以高达标准大气压的大约3000亿倍 , 但是这也只能让质子的密度大幅度增加 , 依然无法达到产生核聚变的条件 。
由于质子都带正电荷 , 因此当质子相互靠近时 , 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力 , 这被称为“库伦势垒” , 而质子的动能必须要能够克服“库伦势垒” , 才可以彼此碰撞 , 进而产生核聚变 。
温度其实就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 温度越高 , 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就越激烈 , 其动能就越高 ,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 , 太阳核心区的质子平均动能约为1000eV(电子伏特) , 而质子之间的“库伦势垒”却有大约1000000eV 。
也就是说 , 太阳核心区的质子平均动能仅为“库伦势垒”的千分之一 , 从理论上来讲 , 这根本就无法克服质子之间的排斥力 , 核聚变也就无从谈起了 。
然而事实却是 , 太阳似乎无视了这种理论 ,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问题曾经让科学家头疼了很久 , 直到他们发现了“量子隧穿” 。
如果把“库伦势垒”比作一个山头 , 那么在经典物理中 , 粒子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翻越它才可以通过 , 但在量子物理中 , 粒子却有一定的概率在“自身的能量不足以翻越这个山头”的情况下直接穿过 , 这就是“量子隧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