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内容分类( 二 )
6.送别诗 。
人生常离别,离别不免使人产生一种伤感之情 。古人常在离别之际表达自己的感情,或依依不舍,或临别赠言,或抒怀表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使人浮想联翩 。
7.咏物诗 。
古人喜爱歌咏自然风物,如梅、兰、竹、菊、松等,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某种情怀意蕴 。一首好的咏物诗,既追求物的贴切逼真,又能写出物的特点、品格和神韵 。读咏物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咏物诗大都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或在诗中表现诗人的人生态度、美好愿望,或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如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梅花,不直接落笔,从影、色、味几方面着手,将梅花置于清澈的池水上,朦胧的月色中,安谧的环境里,水、月、花相互映衬,将梅花的风清秀骨、高洁逸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
8.咏史诗 。
咏史诗常常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抒发、寄托个人的情思,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现实社会,借古讽今、感怀兴衰等 。如《越中怀古》(李白)、《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借古抒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借古讽今)、《扬州慢》(姜夔)(借古伤今) 。
阅读咏史诗的关键,一要基本了解诗歌所咏的历史事件,二要能准确地把握诗人对此段历史的观点看法,三要进一步揣摩作者咏叹历史背后想要抒发的对现实的感慨 。咏史类诗歌在写作上通常会采用典故、对比、衬托、抑扬等手法,在语言风格上会表达得比较含蓄 。
9. 羁旅思乡诗 。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0.哲理诗 。
以诗说理,在宋诗中多见 。一种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一种其哲理内涵是人们在欣赏时领悟到的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开阔,充满力量.
推荐阅读
- 美丽的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 美丽的中国读后感
- 美丽中国读后感
- 团队精神读后感
- 感动中国观后感400字
-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