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魏掞之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魏掞之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魏掞之 , 字子实 , 建州建阳人 。自幼有大志.师胡宪 , 与朱熹游 。以乡举试礼部不第 。尝客衢守章杰所 。赵鼎以谪死 , 共子汾将丧过衢 。杰雅憾鼎 , 又希秦桧意 , 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 。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 , 逮至一无所得.杰怒 , 治蒙之 , 拘汾于兵家所 , 且以告桧 。掞之以书责杰 , 长揖径归 。筑室读书 , 榜以“艮斋” , 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
乾道中 , 诏举遗逸 , 刺史芮烨表其行谊 , 特诏召之 , 掞之力辞 。时宰相陈俊卿 , 闽人也 , 雅知掞之 , 招之甚力 。乃以布衣入见 , 极陈当时之务 , 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 。上嘉纳之 , 赐同进士出身 , 守太学录 。
先是 , 学官养望自高 , 不与诸生接 。掞之既就职 , 日进诸生教诲之 , 又增葺其舍 , 人人感励 。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 , 追爵程颢、程颐 , 列于祀典 , 不报 。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 , 其次则通习世务 。今乃专以空言取人” , 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 , 移疾杜门 , 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 , 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 , 行数日 , 罢为台州教授 。掞之在朝不能半岁 , 既归 , 喟然叹日:“上恩深厚如此 , 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 。”乃日居艮斋 , 条理旧闻 , 以求其所未至 。
其居家 , 谨丧祭 , 重礼法 。从父有客于盘者 , 千里迎养 , 死葬如礼 。每遇岁饥 , 为粥以食饥者 。请官米以贷民 , 至冬取之以纳于仓 。部使者素敬掞之 , 捐米千余斛假之 。岁岁敛散如常 , 民赖以济 。
与人交 , 嘉其善而救其失 。后进以礼来者 , 苟有寸长 , 必汲汲推挽成就之 。至或訾其近名 , 则蹙然日:“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 , 母视之 , 一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 , 委以后事而诀 。卒 , 年五十八 。
后上思其直谅 , 将召用之 , 大臣言已死 , 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 , 有删节)
【注】①将丧:护送灵枢 。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 , 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 。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