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魏掞之传》原文及翻译( 二 )
译文:
【《宋史·魏掞之传》原文及翻译】魏掞之 , 字子实 , 建州建阳人 。从小就志向远大 。他拜胡宪为师 , 与朱熹交往 。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考试 , 没有考中 。魏掞之曾经客居在衢州太守章杰那里 。赵鼎因贬谪死去 , 他的儿子赵汾扶持灵柩经过衢地 。章杰一向就怨恨赵鼎 , 又为了迎合秦桧的意愿 , 就派遣翁蒙之带领士兵出其不意地夺取赵鼎平时同老朋友的往来书信 。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 , 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 , 等到翁蒙之到后一无所获 。章杰大怒 , 就#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治翁蒙之的罪 , 把赵汾拘捕在兵营 , 并且把这件事汇报给秦桧 。魏掞之就写信斥责章杰 , 作揖后径自回到家中 。建造房舍用以读书 , 书房匾额为“艮斋” , 从这以后 , 人们都称他为艮斋先生 。
乾道年间 , 朝廷下诏各地举荐遗落民间的贤能之士 。建州刺史芮烨上表称赞他的德行 , 朝廷特地下诏征召他 , 魏掞之坚决拒绝 。当时的宰相陈俊卿 , 是福建人 , 向来了解魏掞之 , 竭力邀请他 。魏掞之就凭平民的身份进入朝廷谨见皇上 , 尽力上言国家的当务之急 , 要意是劝勉皇上把修养德行、修正民心、培养士人节操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 。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 赐给同进士出身 , 让他担任太学录 。
在他以前 , 学官都重视虚名 , 自高自大 , 不与学生接近 。魏掞之任职以后 , 每天都亲自教授课程 , 对他们加以教诲 , 还增修学舍 , 学生都受到感动激励 。魏掞之请求废止王安石父子的从祀资格 , 追加程颢、程颐爵位 , 并把他们列入从祀之中 , 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回复 。他又进言说“太学的教育 , 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和经学知识 , 其次是让学生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 。现在国家却专以空谈选人” , 又没有得到答复 。于是他就请求离开朝廷 。魏掞之反复上疏进谏 , 并称病闭门不出 , 同时给陈俊卿写信 , 责备他不能纠正制止这种歪风邪气 , 语气非常急迫 。于是他又以迎养父母为借口请归故里 , 走了几天后 , 被罢为台州教授 。魏掞之在朝廷任职不到半年 , 回到乡里后 , 感慨叹息说:“皇上的恩德如此深厚 , 可是我的学识却不能够感动皇上 。”于是就天天生活在艮斋 , 整理往昔的典籍 , 来寻求自己还未曾涉猎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