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游东山记》原文及翻译( 二 )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
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 。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 。儿子立恭会写诗 。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 。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 。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 。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 。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 。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 。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 。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 。于是前去拜访 。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窗下有几套书 。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 。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 。”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 。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 。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 。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 。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 。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 。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 。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 。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 。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 。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 。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 。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 。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 。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 。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 。”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