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及译文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释法显,平阳武阳注人也 。显有三兄,并夭亡 。其父恐祸及之,三岁便度为沙弥 。
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 。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 。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等发自长安,西渡沙河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 。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 。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 。有顷,至葱岭 。岭冬夏积雪,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 。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 。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 。仍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时去,勿得俱殒 。”言绝而卒 。显抚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 。
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后至中天竺 。显留三年,学梵书梵语,躬自书写 。于是显持经像去天竺,寄附商客到师子国 。显同侣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 。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扇供养,不觉凄然下泪 。
既而附商人大舶还东 。舶有二百许人,值大暴风,舶坏水入 。众皆惶怖,即取杂物弃之 。显恐商人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 。大风昼夜十三日,吹舶至岛下,治舶竟前 。时阴雨晦冥,不知何之,唯任风而已 。若值伏石及贼,万无一全 。行九十日,达耶婆提国 。停五月余,复随他商侣东趣广州 。举帆月余日,中夜忽遇大风,举舶震惧 。众共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 。”欲推弃之 。所随商侣厉声呵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 。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 。”众相视失色,乃止 。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 。忽至岸,见藜藋菜依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 。即乘小舶入浦寻村,遇猎者二人,显问:“此何地耶?”猎人曰:“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 。”猎人还,以告太守李嶷 。嶷素敬信,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劳 。显持经像随还 。
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二 。众咸恸惜 。其所闻见风俗,别有传记 。
(选自《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有改动)
译文:
法显和尚,本姓龚,是平阳武阳人 。法显有三位兄长,都在是幼年早即亡 。他父亲担心灾祸降临到他身上,在他三岁时就让他受戒做了沙弥 。
法显在二十岁时接受了大戒,他志向明晰,品行高洁,恪守佛家的礼仪规则 。他常慨叹(中国佛教)经律戒律书有错误且不完整,立志寻求佛教真谛 。在晋隆安三年,法显与同寺僧人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穿越浩瀚的沙漠 。那个地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行人四顾茫茫,不知道到了何方 。行人只能看着太阳来辨别东西方向,用人骨来标记道路 。路上经常出现炎热的风暴与凶恶的魔鬼(“ 恶鬼”可能指沙漠戈壁中经常出现的#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雅丹地貌),行人如果遇上,可谓九死一生 。法显则随遇而安,置生死于度外,从容地走过艰难险阻 。一段时间后,法显到达葱岭,葱岭常年积雪,传说有喷吐毒液的恶龙盘绕,狂沙暴雨经常不期而至,山路艰险,悬崖高耸 。(前人)曾开山凿路,在悬崖上修筑天梯 。法显共爬过七百多条天梯,还有几十个地方要又踩着悬空的大绳索渡河 。(翻越葱岭后)又翻越小雪山,突然遭遇凛冽的寒风,慧景咬紧牙关打颤,走不了了,对法显说:“我恐怕要死了,你要及时离开,不能同归于尽 。”他说完就死了 。法显抚摸着他的遗体大哭,说:“你的愿望无法实现,命该如此,又能怎么办 。”法显一个人又重新上路,终于翻越了小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