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译文
《旧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 。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 。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 。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 。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 。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 。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 。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高祖乃悟而止 。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 。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太宗请义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 。高祖称善 。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 。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 。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 。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
【《旧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译文】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 。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 。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 。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译文: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高祖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 。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举义起事 。经常纡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 。等到举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 。大军又向西进发到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来抵抗举义的军队 。恰逢连日大雨,唐军的粮#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食断绝,高祖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再作谋划 。太宗说:“本来我们举义兴兵,是要拯救苍生百姓的,因此应当先进入咸阳,号令天下 。现在遇到一些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我们举义的人很快将解体 。回去守住太原区区一个城,这也只是当强盗而已,又凭什么能保全自己?” 高祖不采纳他的意见,急忙命令军队撤退 。太宗于是在军帐外放声大哭,哭声让军帐内的高祖也听到了 。高祖召他进帐询问原因 。太宗回答说:“现在我们凭正义的名义起兵,如果向前作战就一定能胜利,如果后退回去就一定解体 。我们的军队解体了,又有敌人在后追击,死亡很快就到了,因此悲伤 。”太祖这才醒悟,不再要求退兵 。八月己卯,雨停了,高祖率领军队向霍邑进发 。太宗从南原率领两骑兵从险峻的山坡上冲下来,从中间冲击斩断隋朝的军队,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 。隋军放下吊桥(准备投降),老生却拉着绳子想把吊桥拉上去,被太宗军队斩杀,于是平定了霍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