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原文及译文( 二 )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 , 在这座亭子上喝酒 , 感到很快乐 。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 , 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 , 也不能跟他交换 。《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 , 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 。’《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 , 声音一直传到天上 。’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 , 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处在 , 超出在尘世的外面 , 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 。跟它亲昵 , 跟它玩耍 , 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 。然而 , 卫懿公爱好鹤 , 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 。周公作《酒诰》 , 卫武公作《抑戒》 , 都认为荒废事业 , 迷惑性情 , 败坏和搅乱国家的 , 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 , 而且名声传到后代 。唉!朝南坐的君主 , 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悠闲象鹤那样的 , 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 , 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 。然而 , 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 , 即使是荒废事业 , 迷惑性情 , 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 , 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 , 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 , 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
山人听了我的话 , 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 , 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 , 说“鹤飞去呀 , 望着西山的缺口 。在高空飞翔 , 向下面观察 , 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很快地回过身体 , 收起翅膀 , 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 , 又昂首飞向天空 , 准备再作奋然一击 。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 。山谷之间 , 嘴啄青苔 , 脚踏白石?鹤归来了 , 在东山的北面 。那下边有个人 , 头戴道帽 , 足登草鞋 , 身穿葛衣 , 正在坐着弹琴 。他亲自种田过活 , 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 。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