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韩延寿传》原文及译文
《汉书·韩延寿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也 。为颍川太守,俗多怨仇 。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百姓遵用其教 。黄霸代之,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 。广谋议,纳谏诤,表孝悌有行,修治学宫 。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 。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 。其始若烦,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皆便安之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劾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或自刺死 。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日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 。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 归舍,召见门卒,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 。由是入为冯翊(官名) 。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讼田 。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骨肉争讼,咎在冯翊 。”是日,闭阁思过 。一县莫知所为 。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兄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 。郡中歙然,传相敕厉,不敢犯 。
译文:
【《汉书·韩延寿传》原文及译文】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 。他做颍川太守时,当时俗多怨仇 。延寿想更改这种状况,教育人民以礼让为先,恐怕老百姓不听众,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人,跟他们一同商议,规定了婚丧嫁娶的仪礼规格,要人们大体上依照古礼,但不能越过法律 。老百姓遵从他的教导 。后来黄霸代替了他的官职,就沿袭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 。延寿到一个地方上任,一定聘用贤士#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以礼相待 。他广泛征求意见,善于接纳劝谏的良言,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和有品行的人,修建了学校 。又设置了正、五长,带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不准容留坏人 。乡里之间有了不正常的情况,官吏就会立即听说,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边界 。一开始人们被他烦琐的礼节所苦,后来没有了追捕坏人的劳苦,人民也没有了挨打的忧虑,老百姓便都安于他的管理 。他接待官吏,给以很多的恩惠但纪律严明 。有人欺骗或者辜负了他,他总是自己责备自己:“难道是我对不起他们吧,他们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呢?”官吏听说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