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原文及译文( 二 )
这以后 , 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 , 树脂流入地下 , 千年以后化为药材 , 能去掉三尸 , 于是迁居到华阴 , 想寻求这种药材 。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 , 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郑遨种田 , 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 , 李道殷有钓鱼之术 , 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 , 又能够点石成金 , 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 , 果真如此 , 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 , 郑遨都不接受 。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 , 都不出仕 , 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 。郑遨天福四年去世 , 时年七十四岁 。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 , 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 , 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 , 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 , 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 , 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 , 作为珍品互相馈赠 , 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 , 把玩观赏 , 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 , 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 , 是燕地人 。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 , 后来离家作了道士 , 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 。高祖召见他 , 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 , 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 , 得到它的精华 , 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 。”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 , 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 , 拜他作老师 。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 , 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 , 五音十二律 , 鼓声不在其中 , 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 。一 , 是万事之本源 , 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 。”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 , 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 , 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